第13版: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特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16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令人自豪的人生经历(冬奥有我)

郭 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16日   第 13 版)

  志愿服务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之一。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从主媒体中心到竞赛场馆,处处都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便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如今,我是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工作处教师,北京冬奥会期间,担任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领域经理,负责场馆志愿者前期招募选拔、宣传培训及赛时运行管理等工作,涵盖志愿者工作的全过程。

  参与国家体育馆服务的志愿者数量较多,冬奥会志愿者有740名、冬残奥会志愿者有602名,分别来自12所首都高校及体育、医疗2个社会群体,涉及场馆22个业务领域。

  2021年2月16日,我接到北京冬奥组委通知后,便开始投入这项工作。尽管我曾作为带队老师参与过不少大型活动的相关工作,但如何服务好这1000多名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对我来说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考验。拿志愿者培训来说,我和同事们建立了菜单式课程体系,线上规划了23门必修课程,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规范三部分。场馆和岗位培训计划则围绕志愿者工作规范要求、疫情防控、形象礼仪等10个部分。培训将传统讲授与体验式教学、实地踏勘、团建相结合,以提高志愿者综合服务能力。

  今年1月,冬奥场馆开始启动闭环管理,志愿者保障物资必须提前运送到位。不料,闭环管理启动的前一天,北京大雪纷飞、气温骤降。不顾道路湿滑、人手紧张,我和两位同事用小推车将物资从集装箱卸货点运送到指定存放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作为志愿者在曲棍球场地负责检票和吉祥物引导工作。当比赛场地播放《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曲时,所有志愿者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我们都发自内心为中国能成功举办奥运盛会而自豪。能两次服务奥运,我很幸运,这也是我一生的荣耀。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教师、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领域经理,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