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之一。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从主媒体中心到竞赛场馆,处处都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便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如今,我是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工作处教师,北京冬奥会期间,担任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领域经理,负责场馆志愿者前期招募选拔、宣传培训及赛时运行管理等工作,涵盖志愿者工作的全过程。
参与国家体育馆服务的志愿者数量较多,冬奥会志愿者有740名、冬残奥会志愿者有602名,分别来自12所首都高校及体育、医疗2个社会群体,涉及场馆22个业务领域。
2021年2月16日,我接到北京冬奥组委通知后,便开始投入这项工作。尽管我曾作为带队老师参与过不少大型活动的相关工作,但如何服务好这1000多名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对我来说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考验。拿志愿者培训来说,我和同事们建立了菜单式课程体系,线上规划了23门必修课程,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规范三部分。场馆和岗位培训计划则围绕志愿者工作规范要求、疫情防控、形象礼仪等10个部分。培训将传统讲授与体验式教学、实地踏勘、团建相结合,以提高志愿者综合服务能力。
今年1月,冬奥场馆开始启动闭环管理,志愿者保障物资必须提前运送到位。不料,闭环管理启动的前一天,北京大雪纷飞、气温骤降。不顾道路湿滑、人手紧张,我和两位同事用小推车将物资从集装箱卸货点运送到指定存放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作为志愿者在曲棍球场地负责检票和吉祥物引导工作。当比赛场地播放《北京欢迎你》这首歌曲时,所有志愿者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我们都发自内心为中国能成功举办奥运盛会而自豪。能两次服务奥运,我很幸运,这也是我一生的荣耀。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教师、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领域经理,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