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特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委员会主席伯恩哈德·鲁西——

“赛道上的雪况很好”

本报记者 贺 勇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07日   第 13 版)

  “我2014年第一次来到小海陀山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空白。而现在,我每天坐着缆车看着面前的皑皑白雪和各种美景,感觉真的太美妙了。赛道上的雪况很好,甚至可以说没有办法更好了!”2月5日,北京冬奥会造雪情况媒体吹风会在主媒体中心举行,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委员会主席伯恩哈德·鲁西在会上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

  与鲁西的话相呼应的,是这几天各国运动员训练后给出的评价。“我们收到的运动员反馈是,这里的赛道滑起来很舒适,这主要归功于我们的造雪整体质量好。”鲁西说。

  人造雪技术并不是新生事物。像美国盐湖城冬奥会就利用了人造雪。最近几届冬奥会的承办地,包括都灵、温哥华、索契、平昌等,也都使用了人造雪。相比起物理特性更为多变的天然雪,人造雪更容易被整备成状态一致的雪道,适应各个项目、各种赛道对于雪量和雪质的要求。比如说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越野滑雪场和冬季两项滑雪场大多用的是3号雪,跳台滑雪场用的是5号雪。型号越小,雪越轻。

  相比人造雪,使用更多的天然雪是否更有优势?鲁西说,如果有自然雪的话,我们就可以造更少的雪。但是,从雪道质量精确控制上讲,我们并不希望使用大量的天然雪。“当我们的赛道已经建设完成之后,我们是不希望有自然雪的。”鲁西认为,要想创造最佳的赛道和体验,通常会使用人造雪,这会使得赛道上的雪比较紧致,运动员在上面可以更好地滑行。

  随着人造雪越来越多地使用,有人担心是否会给当地的水资源带来压力。其实,这样的担心并无必要。以古杨树场馆群为例,此次冬奥会造雪水源来自地表径流和收集的雨水,而且,这些水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积雪融化可以用于农业灌溉、绿化、旅游等。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