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内蒙古准格尔旗红台子村村民——

培育特产 增收有方(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陈沸宇 翟钦奇 《 人民日报 》( 2022年02月07日   第 06 版)

  黄河南岸,北风呼啸。低矮的群山之间,几座大棚整齐排列,门口挂的红灯笼随风摇动。“大伙加油干,收完这茬蒲公英好卖钱!”大棚内,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红台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军义正忙着和村民们采收新一茬蒲公英。

  这个春节,红台子村的村民们比往年多了一笔进账。王军义说:“大棚里种蒲公英,一亩一年能收两万多斤,这就是近5万元。”收完了蒲公英,王军义招呼村民们装车,准备把这些蒲公英送到准格尔旗准露山野菜加工专业合作社。

  在合作社整洁宽敞的车间里,成吨的蒲公英进入流水线,经过清洗、挤压、杀菌、调配,最终灌装成一瓶瓶饮料。记者打开一罐尝了一下,入口微苦,略有回甘,是一种颇为新奇的味道。

  合作社负责人王子义告诉记者,这些饮料在南方市场卖得很好。“我们现在主要做的是代加工,将来我们想加大力度打造自己的品牌。”

  目前,合作社收购范围已覆盖当地19个行政村,受益农户达1.2万多人,平均每户增收3000元。

  “到2025年,准格尔旗的蒲公英人工种植面积将达到200亩。”准格尔旗农牧业综合服务管理中心主任乔治表示,“我们要做好蒲公英等山野菜的人工繁育研究工作,实现规模化与集约化管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