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特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28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电视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播出

讲述普通人的冬奥故事

本报记者 孙龙飞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8日   第 11 版)

  从2008年到2022年,从夏奥会到冬奥会,北京成为奥运史上首座“双奥之城”。6年多的冬奥筹办之路走得踏实稳健,无数建设者披星戴月,为冬奥筹办挥洒青春和汗水。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北京准备好了吗?或许你可以从这些人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近日,电视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生动讲述了场馆建筑总工程师、制冰师、高山滑雪医生、山区冰球少年、志愿者、艺术家等不同职业和年龄的人物故事,体现办奥理念、诠释奥运精神、展现奥运魅力。

  场馆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中之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新建的重大标志性冬奥场馆。在这里,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完成了从建设“鸟巢”到建设“冰丝带”的“双奥”使命;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速度滑冰项目竞赛主任王北星实现了从运动员到组织管理者的转变……

  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是奥运精神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筹办北京冬奥会的意义之一。在北京延庆,仅有40名学生的山区小学珍珠泉中心小学,实现了全员上冰,还组建了一支冰球队;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师赵纪生受邀担任教练,带着一群“冰球娃娃”在冬天封冻的村边河流上操练起来。

  作为保障冬奥会顺利举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用灿烂的笑容和专业的服务,向世界展示美丽的中国形象。张骁哲是北京大学学生,多年坚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的他正和同学们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精心准备;高位截瘫的李楠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城市志愿服务,如今,她是北京冬奥会首位报名成功的残疾人志愿者……

  在这些故事中,无数普通人用真诚和奉献精神汇聚成磅礴力量,为北京冬奥会注入活力与激情。不论是为运动员安全保驾护航的医疗保障团队,还是用歌声传递奥运文化的音乐人,又或是不断丰富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的媒体人……他们用奋斗托举起共同的奥运梦想,为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