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2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中国道路中国梦)

陶国芬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5日   第 05 版)

  不久前的一个赶集日,同事打来电话,说村委会来了一对需要帮助的祖孙。原来,孩子父母因吵架双双离家,联系不上。眼看孩子中专的学费没了着落,无奈之下,阿婆只能到村委会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镇青年人才党支部的青年党员和驻村干部纷纷捐款,以解燃眉之急,同时主动联系孩子父母,做足思想工作,帮着解决问题。事后,这位阿婆再次来到村委会,边抹眼泪边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不然真不知道该咋办!”大家深深感受到,为群众办好实事,就会温暖人心。

  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是很多基层青年工作者的自我要求。3年前,我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返乡”青年。那年正是脱贫攻坚关键时刻,“5+2”“白加黑”是工作常态。很多青年干部身兼多职,踏霜踩露而出,披星戴月而归,心怀百姓、脚沾泥土。在这场战斗中,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青年冲锋向前、为乡村发展矢志奋斗的决心与力量。

  在基层工作的,除了本地青年,还有很多异地青年,他们满怀热忱踏入陌生环境,立志通过奋斗干出一番事业。实现梦想的路并非一帆风顺,语言不通、水土不服、条件艰苦等都是需要克服的困难。然而,他们并没有被这些难倒。3年来,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更多是迎难而上的韧劲、不甘落后的干劲。

  青年干部为基层工作注入新力量、带来新思路。他们有的通过短视频APP、朋友圈等平台帮群众“带货”,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有的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为群众匹配合适的就业岗位;有的开设“小课堂”,教群众如何手机支付、网上办事……青年干部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努力办好每一件小事,在群众的认可中收获成长。在乡村发展的道路上,有他们奔跑的身影;在前景广阔的产业中,他们精心呵护的果实一天天生长。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也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努力。他们在乡村舞台上发光发热,干出了一番事业。脱贫之后仍不松劲,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必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返乡、进乡贡献自己的才智与力量。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应当主动把自身梦想融入乡村发展中,立足实际,从每一件群众关心、牵挂的小事出发,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中实现自身价值,把小行动汇聚成大力量,用大力量成就大梦想。

  (作者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和平镇人民政府干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