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人文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2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郑海鸥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5日   第 19 版)

  中国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古今,堪称活态的文化。阅读大运河历史,行走大运河沿线,文人墨客的诗篇脍炙人口,珍贵的文物目不暇接,精彩的非遗声名远扬,还有特色各异的城市及乡村风貌……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运河文化传承、运河精神弘扬,无疑将为沿线群众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更多滋养,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从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再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统筹抓好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研究发掘等工作,加大全面保护的力度。大运河,首先要有一条“活起来”的河,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不能忽视。之前,一些地区的运河水被群众唤为“酱油水”,避之不及。近年来,沿线不少地区配套管网建设逐步完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航运治污能力等都在提升,大运河终于“慢慢苏醒”。在整体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和弘扬,则为大运河注入更加旺盛和长远的生命力。如今,绿水之畔,各地的大运河文化公园次第建设起来,成为群众亲近大自然的乐园、感受运河文化的理想之所。

  大运河保护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只有社会力量都动起来,保护和发展才能持续。从历史上看,运河千百年来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河、幸福河。如今,许多地方疏浚了航道,“黄金水道”的面貌带动了航运经济的发展;多地在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的同时,改善提升内部生活设施水平,兼顾了居民的传统文化保护意愿与现代化居住需求;还有一些地区打造水上景观、创排特色演艺、弘扬饮食类和工艺类非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市民吃上了运河“旅游饭”……可见,运河文化保护可以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当各方都来出一份力、护一脉清水、传承一项非遗、研究一件文物,大运河将更加清澈、迷人。

  形成大运河全线保护的格局也十分重要。目前来看,沿河不同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仍然不足,相关展示展览馆建设布展、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同质化现象。如何统筹各地各部门力量?如何深挖不同地区的文化精髓并形成特色?又如何串珠成线?……这些都是应该重点着力的方向。

  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可以想象,随着建设的推进,千年流淌的大运河将为人民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大运河文化将成为沿线城市发展的独特资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则将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