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农村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黑龙江农科院生物技术育种团队育成水稻品种四十七个

扎根黑土地 做强“农业芯”

本报记者 张艺开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1日   第 18 版)

  “年年增产咱靠啥?良种良法,缺一不可!”算起“卖粮账”,刘运生笑容满面,“总共收入40来万元,比去年涨了3万多。”

  刘运生是黑龙江省桦川县梨丰乡繁荣村种粮“老把式”,在水稻选种上,他敢闯敢试。10年前,他带头试种“龙粳31”,每公顷增产1吨;去年他又尝试了新品种,每公顷又增产近1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刘运生增产增收,靠的是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团队。

  这个10人的团队,深耕黑土地20余年,已育成水稻品种47个,累计推广面积2.2亿亩,增收稻谷105亿公斤以上,增创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94亿元……日前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上,这个育种团队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过去,黑龙江三、四积温带种植的水稻主要是国外品种。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潘国君回忆,当时在田间调研,常遇到农民指着他调侃:“你是育种专家?哪个品种是你们搞出来的?”

  然而,国外品种种植单一、抗病性减弱等问题一天天凸显,稻农们迫切需要更好的新品种。

  “作为团队带头人,我的压力很大。”潘国君带领团队明确了研发目标:“一定要育成更耐寒、更抗病、适应性更强、丰产性更突出的国产品种。”

  播种、观察、记录、选择,用收获的水稻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理想的材料,然后再播种、管理、对比试验……

  试验大棚里,团队成员一蹲就是四五个小时;大田里,弯着腰一站就是大半天,头上太阳晒,脚下水汽蒸,满身是泥水……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主任刘传雪说,“尽管辛苦,但稻田就是我们眼里最好的风景。”

  品种改良的过程,经常一波三折。“龙花00233”精米产出率不高、“龙花02063—1”抗病性不强……一个个新品种被接连培育出来,但综合性能没超越国外品种,不足以被稻农接受。

  “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跌倒之后,爬起来再战。”刘传雪介绍,科研路线在一次次试验中逐渐清晰,理论和技术体系也逐步建构起来,关键技术被一一突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终于育成了理想的‘龙粳31’。”

  2011年,“龙粳31”通过审定开始推广。但不成想,推广初期,新品种却遭受不少质疑。

  “分蘖怎么那么少?这产量能高吗?”第一年试种,“龙粳31”的长势和以往品种大不相同,这让不少农民心里没底,“明年谁爱种谁种!”

  潘国君和刘传雪却信心满满,一边耐心解释,一边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新品种特性的培训讲解。

  收获时,一车车沉甸甸的稻谷打消了农民的疑虑。“产量和出米率都很高,再见到稻农,大家都连连感谢,笑得开心。”刘传雪说,经过这事,不少稻农更加明白:良种良法,归根结底是“讲科学”。

  截至2021年底,“龙粳31”在黑龙江省就已累计推广超过1.14亿亩,以“龙粳31”为主体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获评国家“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

  成绩斐然,团队却从未停下脚步。去年9月23日,他们选育的水稻新品种“龙粳3013”和“龙粳3010”,双双达到了东北早熟粳型超级稻产量指标,通过了农业农村部专家组验收,前景看好。

  “科技创新没有终点。”潘国君说,“我们要不断做强‘农业芯’,推动水稻产量、抗性以及食味品质齐头并进,不断取得新突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