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09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南京大学——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在一线)

本报记者 何 聪 姚雪青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9日   第 05 版)

  “6600万年前,恐龙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了。要揭开恐龙灭绝的原因,还要从地球科学讲起——如果将地层比作是一本‘天书’,那么其中蕴含的化石则是书中的‘文字’。这就是我们开设这门通识课的价值。”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一开口,就吸引了在座的100多名新生。

  这里是南京大学为大一新生开设的“科学之光”项目课程。沈树忠教授通俗的语言、幽默的比喻,展示的精美图片和视频,还有自己从事科研数十年来的亲身经历,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们与科学的距离,课堂气氛积极而踊跃。

  “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南京大学启动‘科学之光’项目,共有8位院士,以及29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参与授课。”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介绍,课程引领大一新生遇见大师,感受科学价值、发掘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生动实践。

  王牌专业的顶尖院士给非本专业的大一新生上课,是不是“资源浪费”?“正相反,通识课涉及跨学科知识,既可以使大一新生拓展知识面、认识和了解科学,适应从高中生课程学习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转变,也能让年轻学生与科学家‘亲密接触’,激发他们对学习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沈树忠说。

  地球科学是什么样的学科、生命如何演化?“金钉子”是咋回事?这些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让俄语专业大一学生梅思婕感觉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沈院士讲到恐龙的故事时说,‘科学的发现是不分学科和国界的,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给我很大的启迪。”梅思婕说,在大一刚入学时就能接触院士、长江学者这样的“大先生”感觉很幸运,在有趣生动的课堂上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更能面对面领略到他们坚持不懈、奋斗向上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也延伸到课堂之外。

  从教二十余年的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在平时与学生们“亦师亦友”——除了钻研课题、探讨学术之外,也交流分享职业道路和人生选择的经验。“老师,想转专业怎么办?”“下一步是求职还是深造?”“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面对学生们因身份转变而感到的迷茫,他常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劝导大家。

  “我本科读的是力学专业,但对超导物理这一前沿学科很好奇,就去考物理专业研究生。因分数原因被调剂到近代物理专业,其间听了天体物理的一个讲座并产生浓厚兴趣,就到南大天文系读博士。但3个阶段的毕业论文都被评上优秀毕业论文。”这是陈鹏飞经常举的例子,勉励大家“既不要怕试错,直到找到愿意奉献一生的学科领域;但也要认真对待人生每一步,它们都是达成目标的基础。”

  在大一期间上过陈鹏飞公选课的外系学生小张,被新鲜有趣的天文研究吸引,表示要转专业。“很感谢陈老师像朋友一般的分析和劝导,他让我多调研多了解,说天文学不是只有美丽的图片和浪漫的视频,更多是枯燥的数理分析和一坐十年的冷板凳。”小张回忆说,自己上了专业课、补修了学分,在充分认识和了解这个专业以后确定了真正兴趣所在,才通过考试和面试转专业成功,大学毕业后还将在天文领域继续深造。

  “对于教师来说,要考虑将学科专业发展与学生兴趣特长结合起来;对于学生来说,要鼓励他们将个人幸福奋斗与国家发展需求结合起来。”陈鹏飞说,知识的传授、人格的塑造和生涯规划都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而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他也会通过自己的海外经历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们科学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南京大学,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大批致力于塑造学生品格与品行的“大先生好朋友”,正在用科学的方法鼓励引导,用宽广的胸怀关心呵护,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成就人生、回报社会……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