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06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大爱无声声自远(暖闻热评)

李忱阳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6日   第 05 版)

  【人物】捐赠者“顺其自然”

  【故事】自1999年起,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每年都会收到署名为“顺其自然”的捐款。从最初的5万元到2021年的105万元,捐款方式年年相同:先汇款,后寄凭证,落款为“顺其自然”或其他词组的化名。23年来,“顺其自然”累计捐款总额已超千万元。远近闻名的“顺其自然”已成为一张爱心名片,激励着更多善行义举。

  【点评】

  “顺其自然”连续23年捐款,始终如一践行着信中的自述:“好事不说,顺其自然”。一年一度的如期而至,灾害关头的定向捐赠,匿名爱心人士的不断涌现……涓滴善意,汇聚起一座城市的温度,在一次次“默默无闻”中成就着大写的慈善。

  大爱无声声自远。更多人为“顺其自然”所为而感动,加入了爱心的接力。多年来,宁波匿名捐款的爱心人士已超5000位,累计捐款超5000万元。正如“顺其自然”名列“大写浙江人”时的推荐语:“做好事不留名”成为宁波市民奉献爱心的风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爱心群体。

  因为真挚,所以动人。曾经好奇的受捐方也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寻找“顺其自然”,而是把爱心更好地传递下去,用实际行动回馈善心善举,专注助学助教,并逐年公布善款去向明细,在“慈善无处不在,慈善人人可为”的氛围中涵养慈善意识、弘扬慈善文化。由“寻找个人”开始,以“投身加入”延续,“顺其自然”从普通市民中走出,最终成为一座城市的爱心符号,将慈善更广泛、更持久地写进更多人的心间。

  23年间,初心不改的“顺其自然”蓄积着关怀的力量,传递着社会的温度。进入数字时代,如何在捐助方与受益方之间,更直接地将“心底的感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探索正在逐步展开。用指尖的移动支付捐出善款,用脚下的运动步数走出日常的公益,用互联网平台让捐赠、分配信息更加透明……数字技术正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积聚善意、传递爱心。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通过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连续两年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了互联网慈善。用数字技术为慈善赋能增效,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顺其自然”将以更生动的方式连接起心间与指尖,以更广泛的互助汇聚起个人与群体。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慷慨,“助人所需、急人之难”的美德,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冬季。以一己之力怀兼济之心,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顺其自然”给我们以暖意,更给我们以启迪。“慈善是道德的积累”,愿我们共同用设身处地的扶助点亮道德之光,用力所能及的慈善汇聚社会暖流,让向上向善的力量充盈街头巷尾,书写更多“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时代故事。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