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谱写新时代中国史学新篇章

中国历史研究院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4日   第 10 版)

  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深刻揭示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发展方向和实践目标,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3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指引着新时代中国史学前行的方向,激励着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搏击中流立潮头、继往开来扬新帆,谱写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新篇章。

  思想伟力引领擘画新征程

  2019年1月2日,是中国历史学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立意高远、语重心长,对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发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时代最强音。2019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0年9月28日,北京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目标,成为引领新时代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守正创新、持续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2021年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为全国考古工作者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行方向。

  3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历史科学作出的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善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政治自觉,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的坚定意志和历史担当,为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强劲动力,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标志着中国史学拥有了一个集合性、全要素、体系化、国家级学术中心,而且为展开更具融合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史学研究开辟了崭新路径。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我读了很多遍,觉得其中有严密的逻辑链,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反复学习。”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恩远研究员说:“我们迎来了历史研究的春天”。北京师范大学陈其泰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历史研究的高度重视,必将进一步地激发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推进新时代历史研究的宏大事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很多历史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等会议,他们纷纷表示:“生活于新时代的历史工作者是幸运的。我们只有勤奋工作,只争朝夕,才能不负重托。”

  3年来,全国史学界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为行动指南,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全局上谋划,在机制上创新,在整合力量上发力,在提高研究水平上着力,为新时代中国史学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根基。中国历史研究院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奋力开拓进取,发挥国家队的“领头雁”作用,全国史学研究潜能极大激发出来。2019年5月,中国历史研究院组建由全国58位著名史学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和学术咨询委员会,我国历史学科权威的学术指导、学术评价、学术鉴定和学术咨询机构应运而生。2019年6月,中国历史研究院牵头组建“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联席会议”,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广东省社科院等的首批32个成员单位凝聚力量、相互协作,全国史学研究形成“一盘棋”的浓浓氛围。2021年11月,中国历史研究院首创以专家学者个人名义组建的“学者工作室”正式签约,经过精心遴选的首批5位知名史学专家入驻中国历史研究院,这一创新之举赢得史学界同行的赞誉。中国历史研究院实施的“兰台青年学者计划”也引起全国青年史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

  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助推了全国新一轮崇尚史学的热潮,各地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纷纷搭建新平台,创设新机制。2021年5月,中国历史研究院和澳门科技大学共建的“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2021年11月,中国历史研究院和河南大学共建的“黄河文化研究院”正式签约。政学融合、科教联手,当代史学发展呈现出合作共赢的良好势头。

  潜心治学探索未知开新局

  过去的3年是新时代中国史学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3年来,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以不负人民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砥砺奋进的使命感,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史学的新篇章。3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勇挑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的重任,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开创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全新局面。

  2020年6月,中国历史研究院组织实施的《(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正式启动。开展这一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国家级重大学术工程,是中国史学界的大事。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认为,实施《(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恰逢其时,完全必要,充分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历史学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充分表明历史学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的实施,成为新时代中国史学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全国400多位历史研究工作者凝心聚力、团结协作,主体工程进入正式编写阶段。

  3年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期、国家文物局重大研究工程“考古中国”项目等接续实施,推进了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促进了多学科融合,推动了考古学科的学术转型和内涵式发展。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重点古籍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复兴文库建设等国家级历史文化项目,以强大学术动员能力,聚合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的力量,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史学学术成果创造性转化。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设立“中国考古研究专题”,围绕人类起源、纺织考古、高原丝绸之路和水下考古等重大问题立项研究,首批9个项目已稳步启动。

  中国历史研究院组织开展的《中华民族复兴史》《清代国家统一史》《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基本完成。2020年、2021年中国历史研究院连续两年实施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已设立9个专题,立项139个项目,研究内容涵盖中华文明起源、中国文化基因、中华文化生命力、国家治理体系、南岛语族源流、历史文化认同、社会形态、文明形态等重大理论和前沿理论问题。

  在重大项目牵引下,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步入快车道。断代史及政治制度史、经济史、文化史等诸多传统学科向纵深发展,全球史、医疗史、环境史、心理史、情感史、记忆史等新兴学科方兴未艾,大数据、人工智能悄然介入历史学、考古学学术领域,多学科融合研究渐成趋势。

  在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孜孜以求、不懈努力下,3年来历史学学术成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大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既包括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大型史料汇编,也包括立足理论前沿、富有思想内涵和学术深度的史学论著,如《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军事资料集》《近代青海考察记和调查资料汇编》《中国近代医疗卫生资料汇编》《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中国抗日战争史》,等等。中国历史研究院实施的“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和“学术性集刊资助项目”得到史学界广泛好评,已有两批20多种300多册优秀史学成果付梓面世,首批资助的史学类集刊达7种。

  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秉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精神,阅古览今,爬梳钩沉,在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一系列重要认识、得出一系列重要观点、形成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展新貌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最悠久、最深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史学最鲜明的底色。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是永葆史学之树常青的必由之路;以现实问题为落脚点,是史学研究充满活力的关键所在。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创新,给史学学术繁荣带来强大动能和广阔空间。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指引下,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更加主动地把史学研究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实践中,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史学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展现出新面貌。

  3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接续奋斗,重点开展二里头、陶寺、新砦、石峁等代表性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有36个遗址发掘项目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中国考古新发现”。这些考古新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来是史学研究的题中之义,也是史学家们追求的志向。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聚焦重大现实问题,着眼现实关怀,回望历史深处,深入探究治国理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大命题的历史底蕴、实践逻辑和当代价值,从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汲取回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未来发展大势的智慧。

  3年来,中国史学的国际交流和对话持续不断,中国史学家在国际史学舞台上清晰而响亮地发出中国声音,中国史学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大大增强。从“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学术研讨会”,从“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到“紫禁城建成600年暨中国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国际史学交流持续开展,在与世界各国史学家互动中,中国史学所表达的中国思想、中国价值、中国理念得到广泛尊重和接受。

  3年来,全国30多种专业性史学期刊和100多种史学集刊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学术引领作用日益彰显。《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一批传统史学名刊刊发了大量立足史学前沿、紧扣时代脉搏的优秀论文。2020年《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创刊伊始,即以学术性、思想性和厚重感跃居史学期刊前沿。2020年创刊的《历史评论》以思想性、时代性和争鸣性,回应重大时代关切,锚定重大历史问题,旗帜鲜明地发出历史正声,立场坚定地批驳历史虚无主义。2021年12月《台湾历史研究》正式创刊,成为我国历史学学科建设和史学期刊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喜事。

  “大众史学”是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关键词,人民群众对历史、考古知识的渴求,激发了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的热情,他们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大众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己任,让史学走出象牙塔、走进人民群众。中国历史研究院连续主办的公益性历史学讲坛“兰台讲堂”,2019年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史学成就展”,2021年盛装开幕的“民族复兴的百年旗帜——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吸引了无数历史爱好者的目光。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和部分历史研究工作者参与制作的央视大型历史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考古公开课》等等,一次次刷新收视纪录,社会反响热烈。

  2019年4月,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微博、微信、网站首次亮相。这一新媒体方阵迅速发展壮大:微博账号影响力不断提升,微博粉丝数量显著增加;多篇原创文章、视频和图片上“热搜”,取得良好传播效果。中国历史研究院新媒体在致力于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力军的路上稳步前进。

  3年时光荏苒,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始终指引着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努力前行。中国历史研究院团结凝聚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豪迈的步伐、奋斗的气魄、一往无前的精神,行进在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康庄大道上。

  新时代中国史学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任扛在肩上,努力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加强中国史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历史学的智慧和力量。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史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拥抱历史学的春天,当代中国史学正以崭新姿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新辉煌。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