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湖北江陵积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村联村共建 手拉手致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本报记者 吴 君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30日   第 02 版)

  寒冬时节,湖北省江陵县秦市乡秦家场村的蔬菜大棚内,螺丝椒等时令蔬菜绿意盎然。“我们有十几个这样的大棚,还入股了吊瓜产业园,每年村集体收入有20多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李敏说。

  3年前,秦家场村经济基础还很薄弱。2018年底,江陵县统筹资金和土地,在熊河镇建立集体经济吊瓜产业园。凭借县里10万元扶持资金,秦家场村入股产业园,每年可获得约3万元分红,同时在有蔬菜种植经验的熊河村带动下,建起了蔬菜大棚。

  这一变化得益于江陵县推行的“联村发展”。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焱群介绍,江陵县下辖99个村,原先有一半没产业,大多数村集体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村两委只能靠转移支付维持运转。

  2017年,江陵县整合17个村的680万元资金,在马家寨乡杨渊村集中建设光伏发电站,第二年建成投产后,每个村每年就可获3万元以上的分红。“联村发展”模式获得成功后,江陵县委组织部牵头,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参与,组建县、乡两级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将所有镇、村的项目资金、土地、人力等资源统筹起来,以乡镇辖区联系为主,以强带弱,互结‘对子’成立联村产业园。”王焱群介绍,“联村发展”一般是一个强村帮带一个弱村,也有一个强村帮带多个弱村的情况。

  今年,江陵县明确由13个强村帮带15个弱村。打破村界限制,采取“多村联合+合作社”的跨村联合经营方式,建成了吊瓜、豇豆、食用菌、莲藕等七大类联村产业基地。“村集体有钱的出钱,有地的出地,大家每年按出资比例分红。”王焱群说,目前“联村发展”模式已帮助江陵县弱村平均增收5万元,最高达25万元。

  江陵县还引进67家经营主体与60个村对接,探索“一企联一村、一企联多村、多企联一村”的“村企联建”模式。“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有优势,可以提高联村产业的规模和效益。”王焱群说。在“联村发展”和“村企联建”模式带动下,江陵县1.2万人获得就业机会,户均增收1.6万元以上。

  “经济发展了,村里为乡亲们建起了健身场地和露天大舞台。”普济镇林口村党支部书记徐威介绍,村委会还将一部分集体收入拿出来,扶持村民种植蔬菜和花卉苗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