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绿色发展为雄安新区赋能(现场评论)

张志锋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7日   第 05 版)

  绿色生产、生活和生态,将为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增添更多吸引力

  

  水多了,变清了,前来安家的鸟类增多了,国务院关于雄安新区和白洋淀生态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淀区整体水质由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到2020年的Ⅳ类,淀心区平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生态环境加速改善,折射出雄安绿色发展的底气和优势。

  从全国看,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明确要求,也是大势所趋。对雄安新区而言,未来突出的优势之一就是生态。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是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绿色生产、生活和生态,将为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增添更多吸引力。

  绿色,是雄安新区的“天生丽质”。被誉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是雄安的生态屏障。雄安新区因淀而设,依淀而建,加强修复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成为新区设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彻底治理606个纳污塘,到建立完善70多个淀中村、淀边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再到从南水北调工程、上游水库引水补淀,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严实举措,让这颗“华北明珠”焕发新光彩。与此同时,绿色的“天生丽质”也体现在规划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今天,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为雄安新区勾画出美丽蓝图。4年多来,从点到面,千年秀林构成的“雄安绿”不断铺展,不仅成长为一道亮丽风景,更成为减碳的绿色堡垒。

  绿色,筑就雄安新区的“成长底色”。雄安新区要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平地建城有着后发优势,新区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起步区新建住宅执行75%以上节能标准,新建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部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最早建成的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是装配式建筑,可以重复使用,而且利用自然界能源转换来取暖、制冷,尽可能节约能源。最近交付的雄安商服中心,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第一批建设的职住一体综合园区,综合采用100多项绿色建筑技术。无论做法还是思路,都体现出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

  绿色,还体现在鲜明的发展导向上。新区成立以来,大批涉污小作坊就地关停,显示出壮士断腕的勇毅决心。雄安新区还规划建设安全舒适的步行、自行车专用道路,鼓励绿色低碳出行,起步区的公交化出行将占80%。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建成以来,人们进出该中心一律换乘电动汽车,这本身就是导向。雄安郊野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抢先”建成,成为新区群众和外地游客必去的“打卡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雄安新区有了生动体现。

  人们常说,新时代看雄安。看雄安看的是什么,关键是看“雄安质量”,包括科技研发质量、产业结构质量,也包括生态保护质量、绿色发展质量。新时代新征程,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关键阶段,也必将在绿色发展中进一步展现生态之美。

  (作者为本报河北分社记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