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入冬,北京蟒山国家森林公园漫山遍野的白皮松、油松、侧柏依然苍翠挺拔。“经过多年努力,曾经光秃秃的蟒山已经变得郁郁葱葱,并建成了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提高到96.5%。”北京十三陵林场管理处副主任胡东阳说。
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年来,北京已有超过1亿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2.1亿株。从1980年到2020年底,北京市森林覆盖率由12.83%提高到44.4%,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08%提高到4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
随着全民义务植树不断深入,各地都存在适宜绿化地块逐年减少的情况。以北京为例,大尺度的地块已经基本完成绿化,剩下的都是山高坡陡的边角地,并不适合普通市民跋山涉水赶去种树。“义务植树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要不拘形式,拓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处长刘丽莉说。
据介绍,在坚持组织适龄公民直接参加植树造林作为履行义务基本形式的前提下,北京广泛开展林木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倡导通过认建认养活动履行植树义务。此外,北京还大力推广园艺驿站进街道、进社区、进公园、进学校。截至今年11月24日,全市已建成园艺驿站100家。
沿着碎石子铺成的林间道路前行,穿过寓意“互联网+”的手机屏幕造型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漫山遍野的森林。这里是北京第一个以“互联网+”命名的房山义务植树基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南白岱村,总面积约960亩。
过去,植树活动多以单位或集体组织的方式开展。2017年,北京市引进“互联网+”,并于当年选择在房山区建立“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市民通过‘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公众号和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网就可以咨询、预约和捐资,非常方便。”北京房山云居寺绿化指挥部主任史永怀说。
截至目前,北京已建成各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36处。首都绿化办义务植树处四级调研员杨振威表示,首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推出,为广大公众搭建了一个透明、便捷的义务植树参与平台,有效提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历经四十载接续播绿,西起房山张坊,东至平谷金海湖,绵延230公里的首都前山脸地区已形成了五彩斑斓的高质量生态景观,各条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铁路、河道沿线成为一条条串联城乡的绿色走廊。
如今,首都义务植树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据介绍,目前北京全市共有30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每年会举办生态文化主题活动约1000场次,进一步营造了人人关心绿化、支持绿化、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