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法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遗赠扶养人应切实履行扶养义务(以案说法)

本报记者 张 璁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10日   第 17 版)

  【案情】甲是一名80多岁的老人,因几个孩子都远在他乡定居工作,在老伴儿去世后,感到身旁无人照料,于是聘请保姆乙照料其生活。乙找来律师草拟一份遗赠扶养协议,表明乙愿意承担甲的生养死葬,以此来换取甲去世后的全部个人财产。随后,乙半恳求半强制地要求甲在见证人丙的协助下在该协议上签字。同时,受乙的委托,律师在协议签订现场录制了视频,记录下了协议的签订过程。协议签订后,乙对甲逐渐表现出了不耐烦甚至厌烦态度,对甲的照料也大不如前。甲去世后,乙要求履行遗赠扶养协议的优先继承约定,但甲的子女表示不予认可,并诉至法院。

  【说法】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中协议只具备形式要件,实质上无法构成有效的遗赠扶养。首先,协议订立过程中,乙采取了半恳求半强制的方法,这并非是甲完全真实的意思表示,而且制作该协议时,是由乙委托的律师向甲宣读协议内容,甲仅对协议内容作了简单重复与附和。甲乙之间并未对协议内容有交涉、协商以形成合意的过程。

  其次,从协议内容来看,其约定的权利义务不对等,乙的具体扶养义务只有大致概述,并无具体约定,而对甲的义务设定明显较多。最后,遗赠扶养协议要求扶养人要善始善终,恪尽职守,才能在被扶养人去世之后进行继承,但本案中乙在协议签订之后扶养质量大幅下降,已经属于违反约定。

  遗赠扶养协议只有在遗赠方和扶养方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同时因其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因而居于所有继承方式中的最优先地位。法官提醒,老年人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一定要在精神状态良好、有真实意思表示之时,或者对扶养人有充分考察、认知之后再行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一旦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切实履行,如扶养方未能善始善终、恪尽职守履行扶养义务,则应视为违反约定。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