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聚焦服务群众 弘扬时代新风

本报记者 郑海鸥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23日   第 06 版)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2018年7月以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全国500个试点县(市、区)普遍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县级党委统揽作用,聚焦群众需求、广泛组织力量,有效调配资源、完善工作网络,着力破解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做什么、谁来做、怎样做”的问题,成为新时代群众工作的创新载体,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理论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科技范儿十足的党课,效果特别好。”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的“微党课”受到好评。站在用数字化技术打造的历史场景前,青年党员志愿者带领听众身临其境,沉浸式学习百年党史……北京市海淀区聚集了众多高等学府、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利用这个优势,着力打造“科技+”理论宣讲。青年党员志愿者利用云平台、VR(虚拟现实)技术等制作“微党课”、打造“直播间”,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青年讲给青年听。浙江龙游县有个线上线下均十分活跃的理论宣讲团,各行业的优秀青年宣讲员2100余人,以青年视角和表达方式开展宣讲。现在,随处能看到青年宣讲员的身影。他们到群众最多的地方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还把课堂搬上“云”,让理论宣讲的感染力和传播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各试点地方始终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政治任务,从队伍、内容、方式、场所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统筹运用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让理论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各地普遍组建了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百姓三支队伍。各级领导干部主要讲政策、讲成就、讲形势;党校、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县域内的专业人员,讲学理、道理、哲理;基层“土专家”“草根”宣讲员、理论传播志愿者等,讲身边人、身边事、身边变化。

  多地探索把理论宣讲与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情感交流等相结合,把故事讲好、道理讲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采取方言快板、地方戏剧、自编歌曲、微信宣讲和公益广告、网络音视频节目、动漫、H5等方式;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线上阵地,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主流宣传矩阵。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这样的网格真管用!”说起身边的“网格文明实践+”,安徽天长市市民赞不绝口,这一张张“网格”,对接了群众需求,解决了不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上门询单、政策宣讲、移风易俗、矛盾调处、关爱服务……天长市建立了1193个网格,每个网格组建10人左右的志愿服务小分队,每名志愿者联系到户,把贴心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各试点地方切实履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取得积极成效。

  “兰陵首发”APP是山东临沂市兰陵县打造的集为民办事、宣传教育、问计于民于一体的网上群众综合服务平台,注册人数累计超过44.2万人,累计解决群众各类诉求超过9.8万件。截至目前,该县共有104支志愿服务队、190个志愿服务项目登陆“兰陵首发”志愿服务点单系统,打造了“春风送暖”“情暖童心”等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

  “点赞‘十必联’工作法,解答难题精准又高效!”在江苏徐州市贾汪区,群众家中有喜事、难事、急事,就会有党员干部、热心群众等及时上门帮扶。当地,每名“十必联”志愿者联系10户群众,线上线下与群众保持联系,了解难题、反馈诉求、提供指导、解答问题,贴心的服务让群众倍感温暖。

  缩短与群众的“地缘距离”,拉近干群的“心理距离”。重庆市荣昌区建立“小院讲堂”,推行“十指连心”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分众化开展讲理论、传技能、解民忧活动,力求“群众事进小院、群众事不出院”。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志愿者既有面子、又得实惠。在山东荣成市“志愿+信用”机制下,每个市民都有自己的信用档案,他们参与理论宣讲、清洁家园、扶老助残等26项文明实践活动都与个人信用挂钩,根据服务次数、时间长短获得相应的信用积分,志愿者可凭借积分到信用超市免费兑换奖励。这一举措赢得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数据显示,荣成市志愿者已达15.5万人,每月开展活动3000场次、参与10万人次。

  近年来,各地通过一系列探索,不断深化移风易俗:制定道德评议积分管理制度,明确奖惩措施,积分可兑换物质或精神奖励;规范婚丧礼俗,完善村规民约、市民公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丧事新办简办,对操办时限、随礼金额、宴席规模等划定上限标准;加强文明培育,开展节约型机关、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

  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108支草原“文艺轻骑兵”处处播撒着文明火种——他们开来了流动舞台车、图书车以及科普大篷车,带来了文艺演出、惠民活动以及法律应用、疾病预防、防范网络诈骗等相关知识。

  近年来,各地坚持以文化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常识普及、经典诵读、非遗传承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借助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发挥红色经典文学、音乐、影视、剧目的载体作用,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魅力;培育优良家风,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推动形成以德为邻、与邻为善、互信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

  聚焦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各试点地方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逐渐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动局面。

  志愿服务活动在城乡基层蓬勃发展

  “‘文明大篷车’这个做法好!送政策、演节目,传播新思想、带来新风尚,这种送上门的好服务,我们老百姓非常欢迎。”陕西志丹县广大群众向志愿者们竖起了大拇指。

  文明大篷车,驶入百姓家。根据当地群众居住分散、人口不易聚集和志愿服务活动召集难、发动难、互动难的现状,志丹县打造“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品牌,统筹各类宣传直通车、阵地资源和志愿力量,推出32类180个志愿服务项目,利用重要节日、农村集市,开展“流动式”上门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各试点地方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在城乡基层蓬勃发展。

  “志愿楼长”是山东青岛市城阳区的“明星”。他们在家门口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挨家挨户收集居民需求、汇集民意,协调帮助解决居民实际困难,成为群众身边常驻的志愿小分队。

  浙江诸暨市、广东博罗县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以财政支持的“种子资金”和企业支持的“公益资金”为主要来源,重点扶持志愿服务项目运行、专业培训、品牌建设和典型表彰,完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星级认定、礼遇关爱等激励措施。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广大志愿者倾力付出、倾情投入,正推动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