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永葆生机活力 闪烁时代光芒(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韩再芬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22日   第 13 版)

  黄梅戏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要更加精准把握时代要求,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形成具有感染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做到“一戏一品格,一戏一样式”

  

  今年,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创排的黄梅戏《不朽的骄杨》把革命烈士杨开慧的故事搬上舞台,受到人们关注。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作品,创排《不朽的骄杨》体现着我们对黄梅戏在新时代下如何传承创新的探索。

  时代塑造英雄,时代需要英雄。在主旋律题材的创作中,尤为重要的是感知时代背景,感受英雄的精神世界。《不朽的骄杨》讲的是杨开慧生命最后8小时里发生的事。为了演好杨开慧这一角色,我们团队前往湖南,用大量时间与当地群众深入交谈。艺术来源于生活,英雄来自于人民,创作者只有深入实际、扎根人民,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也是《不朽的骄杨》成功的根本。

  除了扎实的调研,剧目的成功还需要表达形式的创新。编剧巧妙运用闪回插叙的形式,让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杨开慧的人生历程。在编剧、舞美、灯光的配合下,通过讲述人物的故事,作品充分展现了理想的脉络与革命的情怀。

  黄梅戏的传承创新,关键还在于年轻人。作为老一辈的黄梅戏从业者,我不仅要自己演好戏、创作优质作品,还要带好队伍,培养年轻演员,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份职责。戏剧表演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年轻演员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在舞台上不断锻炼。在《不朽的骄杨》中,我们起用年轻演员饰演不同年龄阶段的杨开慧,全剧以老带新,形成了老中青少4级演员梯队,让年轻演员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艺术走到今天,面临的情况纷繁复杂。对黄梅戏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当下,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一些艺术形式为了生存、为了迎合某些需求而失去了自我,变得同质化,这对艺术的传承发展无疑是致命的伤害。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保留艺术本质的同时,不断汲取营养,以求丰富、提升自己的品格。

  黄梅戏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要更加精准把握时代要求,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形成具有感染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做到“一戏一品格,一戏一样式”。希望黄梅戏能够闪烁时代光芒,永葆生机活力,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黄梅戏演员,本报记者田先进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