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塞罕坝林场千层板分场技术员曹紫鹏

为续写绿色传奇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寇江泽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6 版)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分场营林区,工人们正在林间忙着抚育作业,“90后”技术员曹紫鹏在人群中穿梭忙碌。

  “三分造七分管。清理掉枯枝,割掉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明年林子才能长得更好。”曹紫鹏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营林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技术指导,保障营林方案科学实施。今年,千层板分场已经完成营林2万多亩。

  曹紫鹏是本地人,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将荒漠变成林海的奋斗历程与奉献精神,他打小就十分敬佩。2019年,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曹紫鹏来到林场,成为一名林业技术员。

  一到岗,曹紫鹏就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艰苦,“第一次跟着同事上山,他们在山里边就感觉跟走平地一样,我在后面紧着追。等到了作业地块,我都累得瘫过去了。”

  不过,曹紫鹏并没有打退堂鼓。“创业的前辈们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为建设林场吃了那么多苦。我碰到的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曹紫鹏说,“一次作业时,一位同事忍着肚子疼,坚持完成任务,下山去医院检查,发现是阑尾炎。同事们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也让我深受触动和激励。”

  边干边学,加倍努力,曹紫鹏与同事一道探索管理好林场,提高苗木成活率,让森林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如今他业务熟练,已经能独当一面地完成作业任务。他有一个愿望:“有时候上山路过一片林子,同事们会说,这是自己哪年种下的,现在都这么高了。我也想以后能够这样向其他人介绍,那时一定特别有成就感。”

  “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在茫茫荒原上造林百万亩。作为第三代塞罕坝人的一员,我要向前辈们学习,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塞罕坝林场建设,为续写绿色传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曹紫鹏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