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科学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述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6日   第 09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述,指引我国开辟了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球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提供了中国智慧,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了中国经验。

  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坚持绿色发展,致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普惠包容的幸福社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这些重要论断,着眼关乎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和命运的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科学阐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提出了彰显智慧和担当的中国方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遵循。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中生活,在通过实践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的约束。如果自然界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环境公害事件,教训十分深刻。实现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使人类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排放保持在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和净化能力范围内,不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在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甚至少数人的发展以多数人的利益受损为代价,就必然影响社会稳定,进而破坏发展的根基。过去几十年来,许多发达国家虽然一度生产力发展较快,但并未解决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分配差距巨大,发展机会不平等,贫富分化严重,民粹主义高涨,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矛盾重重。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未能解决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普惠包容的幸福社会,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这要求不断提高人类健康和生活水平,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平等。关注代际、不同群体、各个地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既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权益,也不能损害其他群体、地区的发展权益。

  正确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人类的命运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联,各国的利益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合”“国际社会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也与日俱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既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又要平衡好发展责任和发展权利。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靠任何一国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同舟共济,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处理好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开放多元的世界经济;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消除疑虑和隔阂,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充分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历史责任的差异,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

  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时,中国积极深化南南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着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兼顾当今人类和子孙后代发展需求,提出协调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大任务,为全球发展描绘了新愿景。2016年至2020年是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推进“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5年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坚定不移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在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积极进展,取得了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等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得到国际社会高度称赞。

  践行创新发展,让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加充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让发展更可持续。“十三五”期间,中国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80%。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成长壮大。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中位列第十四位,较2016年上升11位,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

  践行协调发展,让发展更加平衡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十三五”期间,中国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2010—2019年,西部和东部GDP比值由0.35提高至0.4。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014—2020年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6年的2.72收窄至2020年的2.56。

  践行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良好。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约48.4%,超额完成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减排目标。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践行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发展要着力解决“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问题。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积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协同增效,深化南南合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机会。截至2021年8月,中国政府与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等机构,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积极开展务实合作,力所能及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践行共享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中国政府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置于首要位置,致力于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全面改善。2016年至2019年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5%。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1亿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其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将坚持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实,为全球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为人类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