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山村情深

厉彦林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5日   第 20 版)

  深秋的沂蒙山区,天高云淡,色彩斑斓,空气清透,还有一丝微甜。

  “十一”长假, 我再次乘高铁回到沂蒙山区东部的小山村。家门口的秋菊开得恣意旺盛,屋东侧的菜园一派生机盎然。清晨,我漫步村南的水泥路, 只见太阳从山坳间冉冉升起,晨曦拂过绵延起伏的沟壑岭梁,洒向绵延的茶园和庄稼地。石墙红瓦的屋舍山村,飘起了淡淡的炊烟……

  我站在田埂上, 深情地望着这片山地,眼前再现昔日农活的甘苦和亲人忙碌的身影。我跟在爷爷和父母身后学习农活、模仿劳作,欣赏家乡一年四季的乡野景致,还知道了一些春种秋收、农桑经纬的事情。我在这块土地剜过野菜,搂过草,喂过猪,放过牛,犁过地,耙过田,割过麦……故乡渐渐长成我生命的一部分。考大学参军或外出就业,离开自己成长的那片土地,无论飞多高、飞多远,思念故乡、想念亲人的情感就像一坛酒,越陈越香,越品越醇。

  小时候,老人让我们尽兴地在山地上、土堆里玩儿,那沙土柔软干爽、养人暖心,孩子们长得很壮实。现在呢?那天来我们村考察研学课程的王老师说:“孩子们分不清韭菜和小麦,但这不是孩子们的错。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多走出教室,去亲历‘耕’的艰辛和‘读’的快乐,认识农作物,欣赏田园之美,树立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观念,这就是一种文化传承。”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的故乡沂蒙山区产出沉甸甸、金灿灿的粮食,养育了古老小山村的一代代人。故乡的土地肥沃,种啥长啥。如今许多农活都已被机械代替了,最苦最累最让人头疼的收割小麦也能用收割机了。农事、农活、农村曾经是劳碌、辛苦的代名词,如今成为休闲、娱乐、体验和享受田园风光的时尚。开荒、耕种、锄草和收获的汗水,滋养和浇灌一望无际的希望田野。

  一日三餐,离不开田。我对故乡、对土地、对亲人的真挚情感缘于父辈的言传身教。当年我爷爷做农活很讲究,地整得很平,耕地和播种时,还要求我赤着双脚,不能用力踏地,避免“地喘不动气”。父亲要看看报纸上怎么说,想法购种子、买氨水。母亲则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房前屋后、田埂地沿,都见缝插针种上了南瓜、扁豆、菠菜、小葱、辣椒等,真的“房前屋后,种瓜点豆”。

  记得那年秋天,天气已经很凉了。我家村南有块地瓜地留到最后才刨。只见我母亲把地头上两墩最好的地瓜留了下来,还在周边培了培土,然后在上面垛上地瓜秧和玉米秸。我百思不得其解,问母亲:“留这两墩地瓜做什么?”母亲笑着解释说:“喂地!”“喂地?”母亲见我不理解,又补充了一句:“咱这地一年下来,也挺不容易。留两墩地瓜陪陪它,也让它解解馋!”岁月更替,我渐渐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那是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也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知不觉又是寒露节气。我抓起一把家乡干爽的黄土揉搓起来,感觉胸膛有滚烫的火苗跳动,阳光与温暖汹涌而来。这是大自然的回馈,也是心灵的邀请。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