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展现跨界融合魅力

奏长河京韵 绘古都风华(文化市场新观察)

本报记者 王 珏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5日   第 12 版)

  核心阅读

  交响乐、京剧、合唱跨界融合,音乐与舞台视觉相结合,带领观众走近千年大运河……前不久,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在京上演。《京城大运河》首次聚焦于大运河北京段,以中西合璧的艺术形式讲述京城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呈现北京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展现传统气韵与中国气派。

  

  水波为曲,桨帆当歌,舞台被装饰成一艘乘风远航的漕船,一场关于千年大运河的旅程由此开启……前不久,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在北京上演,巡演也随之启动。

  贯通古今文化

  探寻京城大运河的故事

  通过交响乐、京剧、合唱的跨界融合,《京城大运河》带领观众探寻京城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故事,展开悠悠大运河的画卷。

  《京城大运河》整部演出分为序曲、《一支塔影见通州》《天上的星星郭守敬》《漂来的北京城》《致敬大运河》5部分,通过京剧不同流派的典型声腔与交响乐的结合,以套曲形式表现每一部分的主题。比如第一乐章《一支塔影见通州》,就通过不同曲调展现了通州漕运码头、验粮楼、张家湾、通州号子等场景。

  “每首曲目所表达的内容、意境、意蕴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艺术的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也自然蕴含其中。”编剧李东才认为:“传统经典的当代呈现,既要有历史沧桑感,又要有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从而形成一个阔大宏伟、汪洋恣肆、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强烈现实感的套曲结构。”

  舞台上,《京城大运河》以“船帆”为意象营造了多媒体大屏幕。大屏幕模拟运河上的帆起帆落,形成层叠有序的舞台空间感。同时,字幕配合打出大运河的历史背景,为观众描摹古往今来不同历史时期大运河的景象,也让人们领略到丰富的舞台视觉魅力和当代审美趣味。舞台导演孔洁说,《京城大运河》舞台呈现以音乐和唱段为主体、其他手段为辅助,“开头处需要用艺术手段很快把观众带入规定情境,结尾处要体现致敬大运河的崇高感。”

  在艺术表现上,《京城大运河》综合舞美、灯光、多媒体等多种舞台元素共同呈现。“希望利用现代化的舞美手段营造更加直接的视觉形象,且不失传统京剧场景表达的趣味和品质。”舞美设计丁丁说。

  “《京城大运河》有古今文化的融合,有中外艺术形式的贯通,还有传统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边界的打破和交融。”看完演出,北京大学学生刘义涵意犹未尽。

  融合京剧交响

  展现传统气韵中国气派

  作为一部京剧交响套曲,如何能既展现京剧,又不同于戏曲舞台上的京剧?如何能通过交响乐彰显传统气韵、中国气派?

  “一船春风载二黄,燃灯塔下系缆桩。”剧中一段老生唱词道出了北京通惠河所流淌的文化基因。《京城大运河》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交响乐相融合,通过中西合璧的艺术语言,抒写京城大运河风貌,带领观众走近千年大运河的前世今生。“《京城大运河》让现实题材以一种中西融合的艺术形式呈现。”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李飚说。

  作曲杨乃林介绍,《京城大运河》采用传统京剧不同行当不同流派特点的声腔及呈现方式,结合运河号子、运河两岸及北京地区的民歌、说唱、戏曲等音乐素材,以交响套曲的结构和多声部音乐写作思维进行音乐、唱腔的全新艺术构思与创作,凸显大运河千年文化的沧桑巨变,用音乐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大运河历史画卷。值得一提的是,谭孝曾、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朱强、陈俊杰、张慧芳等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登场,展现了国粹的无穷魅力,给演出增光添彩。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京剧艺术气韵生动、中正典雅的风格在交响音乐的雄浑激越烘托下,与运河文化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融会贯通,中西音乐的差异在《京城大运河》中交织、碰撞,艺术家们精彩演绎出和而不同之美。”

  活化运河遗产

  传承古都文化基因

  作为世界上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已有2500多年历史。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烟波浩渺的大运河为文学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多部文艺作品将视角对准大运河,让大运河文化“流进”人们的生活。不同于以往的大运河题材艺术创作,《京城大运河》首次聚焦于大运河北京段,经过前期长达一年的细致采风,深度挖掘京城大运河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故事流传,呈现北京城的历史文化风貌。

  “京师运河域,处处屐痕深。”大运河北京段承载了北京城千年的过往烟云。近年来,北京市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将“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作为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大运河历史挖掘和考古研究工作。今年,大运河北京段全线通航,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京城大运河》回顾京城大运河工程,展现这是一个经过科学勘察过程的决策,是古代水利专家的智慧结晶。”《京城大运河》编剧翁思再说。

  大运河的建成不仅带来了生活物资,也带来了文化艺术。230年前徽班通过大运河北上进京,后发育形成国粹京剧;曹雪芹以通州张家湾为来往码头,多次于运河南北穿梭,最后在京郊完成巨著《红楼梦》。对这两个文化事件,《京城大运河》也进行了描绘。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说:“这部作品的创意具有独特的切入点,把大运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历史存在和当代存在进行了很好的整合。”

  “希望大型原创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能让更多人热爱北京这座流淌着古都文化基因的魅力之城,让更多人了解千年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在运河浩荡不尽的流水中,体味浓浓的自豪感、满满的幸福感!”本剧策划、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