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民生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甘肃天水完成城区引洮供水工程

喝上放心水 日子更甜美(新视点·民生改善在身边)

本报记者 付 文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2日   第 19 版)

  “这洮河水真甜!你尝尝。”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大成街道光明巷社区,南丽芳不断催促记者喝水。“以前的自来水‘很硬’,水壶过不了多久就一层水垢,家里熬粥、泡茶都是从小区的直饮水机买水,一桶5升就要1.5元。”南丽芳说,现在喝上了洮河水,再也不用额外买水了。

  东团庄社区天庆嘉园小区物业经理白新平也有同感:“小区原有两台直饮水机,一年能卖两三百吨水。引洮之后,每年最多卖100吨。”

  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市,虽因“天河注水”得名,但却是一座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并存的城市。“天水主城区分为秦州区和麦积区,原先城市供水都靠地下水。”甘肃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天水供水公司工程部主任李峰告诉记者,秦州区人口多、地势高,夏季用水高峰时节,还要从麦积区的水源地抽水“接济”。

  近年来,受城市发展提速以及地下水日趋枯竭等因素影响,天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间歇性停水、高层断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天水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秦州营业班工作人员王芳对几年前的缺水记忆犹新,“前几年遭遇干旱天气,城区许多地势高的小区供水不足,全靠政府出面协调消防等部门送水才解了燃眉之急。”

  为了破解城区百姓吃水难问题,2012年以来,天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从洮河引水的决策,并积极争取省里支持、调剂供水指标,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得以落地实施。自2014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全市上下克服林地耕地征迁难、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跨区域跨地市协调难、新旧系统并网改造难等诸多困难,终于使这项投入逾18亿元资金的民生工程竣工。

  “吃水终于不再四处求人了!”喝上引洮水后,秦州区七里墩街道岷山社区的居民毛建伟说话办事腰杆子都硬了许多。由于小区地势高,加上水管没有安装二次加压设备,他和附近10多户居民长期被“吃水难”困扰。“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期间能喝上自来水。”毛建伟说。为啥?“只有春节期间,用水单位少了、水有富余了,才能流到这里来。其他时间,我们喝的‘自来水’,指的是‘自己用三轮车拉来的水’。”毛建伟笑着调侃以前的生活。

  毛建伟至今记得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正式建成通水的日子。2019年9月27日,历时5年建设,甘甜清冽的洮河水终于流进了秦州区。

  仅仅“解秦州之困”不是终点,确保麦积城区群众也能早日用上洮河水,成为2020年天水市政府承诺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天水市政府与省水投公司迅速组建成立天水水务集团,开展城区水务一体化合作。去年10月15日,洮河水终于流进麦积城区千家万户。

  深秋时节,秦州区藉口镇杨家湾调蓄水池的水面依然碧波荡漾,不时有黑天鹅、白鹭飞过。“这里就是引的洮河水,蓄水量达155万立方米,设计输水能力每天15万立方米,完全能够满足城区80万人饮水需求。”李峰自豪地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