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抗击疫情的众志成城,每当看到万家灯火,我的内心就会无比幸福与温暖。作为一名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上下同欲,则无往而不胜’的道理,深刻感受到人民上下一心的凝聚力,深刻感受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中国制度优势。”讲台上,武汉大学2017届毕业生何东格回忆起自己下沉社区、参与一线抗疫的80多个日夜,感触很深。
这场演讲面对的,是武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百千万工程”的学员们。依托团校,突出政治教育,培养万名左右先进性强的优秀团员;依托未来学院,突出政治培训,培养千名左右又红又专的学生骨干;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突出政治锻造,培养百名左右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2008年以来,武汉大学大力推进“青马工程”,一批强信念、能干事、敢担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涌现出来。
“让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帮助他们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教会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方法,这是我们的初衷。”武汉大学团委书记黄鑫介绍,通过课堂学习、思辨讨论、参观研学、实践锻炼,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学校累计分层分类培养12批10万余名学员。
记者了解到,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百千万工程”中,“双学位、双导师、双课堂”的培训班模式是全国首创。“武汉大学每年划拨专项经费50万元,在全校大一年级本科生中遴选出50名学生,进行为期2年的专门培养。依托马克思主义学科优势,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理论教学、校团委负责实践教学,学校为每名学员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符合标准的学员可以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位。”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屈文谦介绍。
加强理论武装,学员们既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等课程,还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价值观教育与当代社会思潮评析》等专题课程。课堂之外,“青马班”会定期举办“青马思辨会”“青马微课堂”,设计典型案例讨论、主题辩论、场景模拟等,让学员在学思践悟中构筑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方面,除了周末要在校内和周围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外,“青马班”学生每年暑假都有一项调研任务,大一暑假走访贫困地区、了解国情民情,大二暑假到街道和乡镇实习,大三暑假结合第二学位论文开展调查研究。
“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实践课堂。”“青马班”二期学员赵广超走进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坎乡,在支教的同时,当起了当地“脱贫夜校”老师,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要站出来、顶上去。”“青马班”四期学员苏嘉烨在疫情防控期间动员上千名武大志愿者,为641名医务人员子女提供3万余小时的线上心理疏导和学业辅导……
截至今年6月,已有四期“青马班”学员结业,他们之中,党员比例高达95.45%。如今,在武汉大学,“人人知道青马,人人关心青马,人人争取加入青马”的育人氛围正在形成,“培养一批骨干,带动一批学生”的效果日益显现。在办好本科生“青马班”的基础上,以到西部基层就业为导向的研究生“青马班”、以青年医护人员为主体的医护人员“青马班”也已陆续开班。
几年来,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一直坚持给“青马班”学生讲授第一堂课。“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校之一,是一所社会主义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必须教会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立场、观点、方法,通过更系统、更深入的培养方式,通过进基层、进农村、进关键领域行业的实践锻炼,真正培养一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韩进表示。
(陈菊平、张晗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