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云端工艺美术彰显别样匠心(网络美术新视点)

殷 波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31日   第 08 版)

  不久前,“95后”视频博主手工“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金杖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里,从选材配料、锻造捶打到錾刻抛光等各项工艺流程一一展现,蕴藏其中的工匠精神形成跨越千年的文化共振,引来大量网友点赞,成为传统工艺美术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逐渐步入网络云端,成为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网络社区平台等关注的热点。借由新的传播媒介,传统工艺美术实现了从静态陈列到动态演示、从工艺展示到场景体验、从守护经典到融入生活的转变,促进了中华美学精神在新语境中的传承与发展。

  以往,传统工艺美术在展览中多以成品的形式静态展现,见物而不见人。如今,网络视频、直播中的工艺美术,打破时空阻隔,展现作品背后动态的工艺制作过程,令人印象深刻。如在刺绣、木雕等传统工艺美术直播中,不少创作者关掉滤镜、美颜,专拍手部特写,一针一线、一刀一划在镜头中被清晰放大,拉近了观众与传统工艺美术之间的距离。一些优质直播和视频赢得超百万点赞。其之所以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完整还原了复杂工艺细节,更在于传递出工艺的深层内涵。精湛技艺背后,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迸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除了呈现工艺美术相关制作和创作过程,还有一些手艺人通过还原工艺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营造传统文化生活意境,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比如,李子柒视频中的竹编柳编、织布裁衣、制陶烧瓷,与田园生活相辅相成;剪纸、刺绣、年画等工艺美术创作,则与传统节日相应相合。由物及事、由艺及境的讲述方式,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当下,不少工艺美术类短视频都采用类似的叙事方式。视频中,手艺人往往就地取材、现场制作,藤编的手镯、木雕的花瓶、竹编的提篮等,散发着天然质朴的气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一种对工艺美术本质的理解,即平凡生活中的心手相应、情感慰藉。

  传统工艺美术在互联网上的多元呈现,也使其中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更加深入人心。比如工艺美术类热播视频中,南京绒花的造型与寓意,汉服、团扇的图案和历史,蜡染、景泰蓝的色彩及含义等,均激起人们浓厚的探究兴趣。传统工艺美术蕴藏的文化之美,穿过屏幕浸润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并体现在服饰、日用、重要仪式及艺术审美之中。

  “我们不希望手工艺只是被保护的对象,大家要一起发展它”……在传统工艺美术视频和直播评论区,一条条网友留言反映出大众对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前景的关切。如何使传统工艺美术进一步焕发活力?网络平台为此搭起桥梁。过去,传统工艺美术企业往往规模较小、销售渠道有限,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现在,借助网络视频和直播带货,传统工艺美术的市场迅速拓展,潜在消费群体呈几何级增长,不少年轻人也加入传承队伍,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与普通大众进行线上交流互动,手艺人获得更多创作灵感,传统手工艺开启更大创新空间。在多元阐释中,中华美学精神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总体来看,互联网时代,信息加速、技术更迭,传统工艺美术在新的媒介和语境中得到动态化、生活化、多元化呈现,迎来新发展机遇。同时,传统工艺美术蕴含的文化精神、生活理想、本质意义历久弥新,其依然以有形之器、象征之意、精神之境,在社会中发挥着情感维系与精神凝聚作用。借助互联网,推动传统工艺美术进一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有助于激发传统工艺美术新动能。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