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体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残特奥会上,运动员顽强拼搏,工作人员无私奉献——

场上传佳绩 心头涌暖意

本报记者 孙龙飞 陶相安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30日   第 07 版)

  核心阅读

  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上,参赛运动员顽强拼搏,超36项世界纪录,创179项全国纪录。佳绩频传,也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他们和运动员一起,奉献了一届带给人们温暖和感动的运动会。

  

  10月29日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在陕西西安圆满闭幕。本届残特奥会首次与全运会同地同年先后举办,来自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全体工作人员无私奉献、高效工作,共同奉献了一届带给人们温暖和感动的运动会。

  运动员的赛场表现让人敬佩

  本届残特奥会共有来自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5个代表团的4484名运动员参赛。经过比拼,参赛运动员在射击、射箭、游泳等项目中超36项世界纪录、创179项全国纪录。

  各代表团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备战训练,组织精兵参赛,在东京残奥会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回国后在隔离期间仍然坚持训练,科学调整竞技状态,再创佳绩。

  浙江队的16岁小将蒋裕燕在东京残奥会游泳比赛中夺得2金1银1铜,又在本届残特奥会上参加9个项目并全部夺冠,展现了强劲的实力。游泳带给她坚强与自信:“希望用我的努力,让更多同龄人和残障人士感受到坚持与拼搏的力量。”

  在聋人篮球赛场,北京男队在决赛中凭借有力的攻防险胜辽宁男队,摘得梦寐以求的金牌;浙江女队发挥稳定,收获女子组四连冠。聋人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要靠手语、眼神和默契来完成交流协作,他们永不言弃的拼搏力量感染了很多人。现场观众为他们举横幅加油,场边的替补队员则举着“冷静”“坚持”等字样,为场上的队友鼓劲。

  高水准服务为赛事提供保障

  中国残联理事、残特奥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赵素京说,本届赛事是残特奥会首次与全运会同地同年先后举办,筹办工作与十四运会筹办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据组委会统计,参与残特奥会的工作人员全部参与过十四运会工作,裁判员中很多人参与了全运会执裁;竞赛场馆全部沿用十四运会的场馆,避免了重复建设,大幅节省了经费。无障碍改建完全符合残特奥会标准,各参赛代表团对比赛场馆和设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届残特奥会实行严密的疫情防控工作,筑牢赛事安全屏障,实现了“零感染”。同时,筹办工作以运动员为中心,在闭环管理的条件下,交通、食宿、医疗、安全卫生等方面全方位保障赛事需要,得到了运动员的点赞。

  高水准的志愿者服务为赛事顺利、精彩举行保驾护航。7380名赛会志愿者、1.2万余名城市志愿者和13.5万余名社会志愿者用微笑释放热情、传递友善。赛前,他们在扶残助残规范、应急救护、心理调节、手语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培训,赛时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专业服务。不少运动员表示,志愿者的帮助让他们倍感温暖。

  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

  在本届残特奥会比赛中,陕西代表团队员董飞霞、高芳、翟翔等名将和李格格、高娜等新生代运动员,在比赛中勇于突破自我,连创佳绩,展现了东道主选手的竞技实力和精神风貌。陕西省残联理事长、残特奥会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相红霞说,运动员的表现激励着更多残疾人自立自强。

  通过举办残特奥会,陕西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陕西对比赛场馆无障碍设施进行了5轮检查督导和整改提升,完成各接待酒店坡道、电梯、客房等无障碍设施改造,对听力残疾人参加赛事的场馆,提供智能手语翻译系统服务。同时,比赛场馆周边和社会公共环境无障碍建设也得到改善,残障人士代表受邀参与《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无障碍建设与改造指南》方案设计及审定、检查;赛后也能满足残障人士观赛、健身等需求。

  相红霞表示,借助举办残特奥会的契机,陕西将残疾人体育健身、康复健身纳入全运惠民工程之中。以“我要上残运”为主题,陕西结合全国助残日、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残疾预防日等节点,开展残疾人群众项目选拔、特奥融合等系列活动,推出轮椅太极拳、轮椅健身操等一批残运惠民示范项目,并大力实施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活动,让更多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目前,陕西经常参加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残疾人达到21万人。

  一届精彩难忘的运动会圆满收官。“本届残特奥会带动了全国人民关心关爱残疾人、关注支持残疾人体育事业的热情,期待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让我们共赴冰雪之约!”赵素京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