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假日生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松塘村——

西樵山下“翰林村”(走进传统村落④)

本报记者 李 刚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30日   第 05 版)

  图①、图②:松塘村中环塘列建的祠堂村居。
  资料图片
  图③:松塘村中的翰林门。
  资料图片

  “古来数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这是一副立于上金瓯松塘村翰林门上的对联。具有800年历史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在明清时期曾走出了4位翰林、6位进士,连同考中举人以及获颁优贡者近20人,是名副其实的“翰林村”。2010年松塘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从广州往西行,纵览富庶的珠三角平原,登临岭南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山四处眺望,西江、北江奔流不息,山下水网密布,波光粼粼,一片片鱼塘、一畦畦桑树述说着岭南水乡的美丽故事。松塘村就坐落在这片美丽的岭南水乡。

  青砖黛瓦 世外桃源

  走进佛山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积德读书”四字立在村口,极其醒目。“这四字浓缩了松塘村立村之本。”松塘村的文化志愿者区子广说,积德在前、读书随后的传统在松塘村800年来生生不息。

  漫步在松塘古村,清风习习,古老村庄静谧宜人。松塘村三面岗峦环抱,因村中有数棵古松和连片数十亩水塘而得名。虽历经悠长岁月风霜的洗礼,村内肌理依然严整:村中七块池塘片片连绵,村居环塘列建,百巷朝塘;长街深巷,清幽古朴;宗祠序列,书舍家塾,鳞次栉比……绿树映衬下的青砖黛瓦,完整保留了岭南建筑风格的原汁原味。

  村内区氏宗祠的大门上挂着一副对联:“华山乔木千章秀,春水支流万派同。”岭南乡村,开村必开祠,科甲高中必立旗杆石。

  “区大典,光绪癸卯举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二甲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区湛森,光绪三年丁丑科三甲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区子广边走边读着旗杆石上的文字,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是村里民俗文化旅游的热心倡导者,对松塘村的历史了如指掌。古时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或者举人后,村中便会竖起一根碗口粗的旗杆,悬挂旗帜,旗杆底部由旗杆石固定,石上刻着应试中选者的姓名和名次。由于年代久远,木杆早已腐朽,仅留下旗杆石。而立于村内月池畔、区氏宗祠前的那一整排旗杆石,成行成列,成为这个“翰林村”最显眼的地方。

  村中的培元书舍、明德社学是旧时村民读书之所,泥墙老屋则是普通村民的居所。墙体厚实、窗门窄小,村民营造时,首先要用木桩夹板固定,然后倒入红泥、石灰、碎石和盐等混合物,再用直锤夯实,层层加高,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屹立。

  翰林门前古树参天,一大早村民们三三两两在此聚集,喝茶聊天,直到中午才散去。古井古巷古风古韵依然环绕着这个古村,带给人们宁静与祥和。而村外不远,就是纺织工业重镇西樵镇,数不胜数的高速织机轰鸣,各种布料源源不断发往各地……但这一切似乎并未打扰松塘村的宁静。中山大学人类学研究者杨小柳在深入研究松塘村后,把这里称为“工业机器下的世外桃源”。

  古风古韵 历久弥新

  “初到松塘村时,这里还是一座环境杂乱的村落,一点也没有如今古朴宁静的样子。”松塘村所在的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陆祖桥说,松塘村的村民不愿意看着家园就此衰落,区子广、区振作等几位文化志愿者主动站出来,合力深挖松塘村历史文化内涵,编撰史料,呈现开村以来的古楹联、古诗词、风俗习惯、人文轶事等。就这样,松塘村的传统文化重新走入了人们视野,乡村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松塘村多方筹集资金,对村内古建筑和珍贵文物进行修复,对环境进行改造,成立了翰林文化协会和松塘翰林文化基金。在政府鼓励下,村民们自发制订并全体表决通过了《西樵镇松塘村村规民约》,要求村内的有证土地、祠堂、民居等项目的改造,应当保持古村岭南建筑风格。村里建立起导赏员队伍,村民们发挥主人翁精神,怀着对家乡的满腔深情与热爱“讲自己村里的事”,让松塘村凝固的历史文化生动起来。松塘村看不尽、游不完的800年历史,在导赏员的讲解中传递出别样的乡愁与神韵。

  “半天缥缈认飞翚,一柱轮囷几十围。绝顶五更铃共语,金鸡风转片帆归。”来到松塘村,一定会从导赏员或是村民那里听闻“烧番塔”这项民俗。相信很多人对此都很陌生,但对松塘村人来说,却再熟悉不过了。

  每到中秋之夜,迎着皎洁的月光,在松塘村两口水塘之间的塘埂上砌起高高的塔身,点燃塔中稻草,番塔迅速火光冲天;村民们接力将稻草、木糠投进塔里,熊熊火焰从砖石砌成的塔底蹿升;不时用湿竹竿从塔底方形口中起劲挑拨,每挑拨一次,火星喷溅四散,如火树银花在月圆之夜随风飘散……

  “烧番塔是每年中秋的特定习俗。”松塘村村民区裕盘介绍,烧番塔,又名烧花塔、烧瓦塔、烧瓦子灯,以珠三角农耕文明发展较早的村居最为流行,在松塘村尤为盛行。

  “一到中秋,村里人人都来帮手砌番塔,家家都来积砖石、积禾草,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做好一年中的大事,年年如此,成为习惯。”区裕盘说,在整个准备工作中,砌番塔是难点。番塔的底座直径2.18米,中间镂空,上小下大呈锥形。砌塔时一层一层地向上砌,从下往上每一层都要向内部收缩一圈,最上层顶端仅留一孔,这样火苗上蹿也更为迅猛。

  在松塘村人的心中,烧番塔代表着丰收,也代表着中秋佳节人月两团圆的欢聚之情。高高的番塔,象征着人们生活蒸蒸日上;红红的火苗,预示着未来红红火火。

  “维艇先登得月楼,管弦如市闹中秋。儿童一夜烧番塔,明日旗灯尚未收。”这种根植于人们生活的传统,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发展,在岭南人的记忆中历久弥新。

  文脉不断 生生不息

  松塘村传统建筑面积达20275平方米,其中13处古建筑为南海区不可移动文物,环绕村内7口池塘的古建筑古香古色。

  但保护历史建筑只是保育与活化的第一步。激活古村落单依靠古建筑修缮保护还远远不够。

  为此松塘村在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利用松塘村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选定具有历史文化的书舍家塾、空置的古民居建筑群,建成活态化的翰林文化博物馆、松塘学堂体验馆,引入积厚堂民宿、福厚博物馆等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业态。同样以“修旧如旧”为理念的积厚堂民宿与松塘村一拍即合,成为松塘村第一家民宿,最大程度还原了村民的生活场景,让古建筑“活化重生”。

  翰林文化观光是松塘村最亮眼的金字招牌。每年10月,松塘村都举行别具特色的翰林文化节,拜孔子,走青云路,登翰林门,学生们在丝竹声中跳起传统舞蹈六佾……今年的翰林文化节过后,松塘村又开始了“出色”巡游的筹备。“松塘村的‘出色’巡游源于清光绪年间,是松塘先贤弘扬祖德的民俗活动,三年一届,至今已有143年历史。”区子广介绍,“出色”原名“飘色”,巡游时,队列前头有凌空撑起的巨大彩旗,叫做“飘”;后面跟随的乡人抬着明德、文昌牌匾、罗伞等,队列中醒狮起舞,鼓乐齐鸣,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清光绪年间,松塘村农业、手工业发达,人丁兴旺,百姓富足,“飘色”的队伍亦由村内巡游至村外,故改名为“出色”。

  松塘村的“奖教奖学”活动是每年翰林文化节的重头戏,村里每一个上大学的子弟都能获得一份奖励。据介绍,从恢复高考以来,从松塘村走出的博士有8人。走过800年风雨,松塘村文脉不断,对古村来说,任何活化与开发,都比不上人才辈出,生生不息。

  

  ■游览贴士

  松塘古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脚下10公里处,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北距广州市区仅45公里,每天有旅游公交251往返广州滘(jiào)口客运站和西樵城区,而西樵镇内也有公交车直达松塘古村,若从广州自驾前往,走广佛高速、佛开高速转樵丹路可到达。

  松塘村特色美食有西樵大饼、牛奶浸鸡、佛手瓜、黄骨鱼、西江河鲜等,村内也有多家特色酒店和民宿供游客选择。

  

  ■文化贴士

  翰林探源

  翰林,文翰之多若林也。《文选·扬雄〈长杨赋〉》:“故借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唐初置翰林,为内廷供奉之官,本以文学备顾问,得参谋议,其时医卜伎术方士僧道,皆得待诏翰林,非尽文学之士。

  玄宗开元初始置翰林院,以张九龄、张说、陆坚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制。

  宋设翰林学士院,职掌在内朝起草诏旨。此外在内侍省下设翰林院,总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

  明将著作、修史、图画等事务并归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清沿明制,翰林院掌编修国史及草拟制诰等,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由大学士、尚书中特派,所属职官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无定员。殿试朝考后,新进士之授翰林院庶吉士者,称为“点翰林”。庶吉士在院学习三年,期满考试后散馆。优者留院为编修、检讨,其余分别授官。留院者升迁较快,清代大臣多出于此途。

  (根据《辞海》《辞源》相关资料整理)  

  

  版式设计:张芳曼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