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合规使用数据,优化发展环境(新语)

管璇悦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26日   第 12 版)

  数据从未像今天这般紧密地嵌入生活,这是一个“万物皆数”的时代。浏览资讯、外卖点餐、电商购物……小到一台个人电子设备,使用痕迹就会积累大量数据;而大到工业、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海量连接更是汇聚成庞大的数据资源。在数字中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之下,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如何妥善生产、处理和使用数据,成为一道必答题。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未经许可连续定位用户位置、大数据“杀熟”等现象屡禁不止,又将数据垄断、泄露、滥用等长期存在的问题推向公众视野。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如果不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共享利用等方面加以规范,就难以持续拥抱互联网带来的便捷。

  面对海量数据,不应“失矩”。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复杂过程,任何环节的“失矩”都不是小事,可能产生隐私保护、无序流通等风险。规矩的建构,既离不开企业等主体的自律,在道德边界、规则意识内合规处理数据,也需要法规法律的约束,通过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使之落到实处。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出台以及各行业内细则的明确,我国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形成日益完善的制度体系,精细治理跟上应用发展的大步向前。

  面对海量数据,不能“失衡”。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对高质量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分析,因此,也对数据的共享开放和跨域流通提出了一定要求。如何在个人生活、商业利用和社会治理间寻求平衡,如何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规范数字市场竞争秩序,如何兼顾发展和安全、效率和风险,考验治理能力、综合效能。毕竟,数据规模越大,所蕴含的潜力越大,相对应的责任也就越大,这也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

  数字时代,互联网生活已经成为公共生活的一个庞大子集。不管是个人数据还是行业数据,都急需负责任的数据处理。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合规使用跟上数字化发展的浪潮,才能让网络空间的天光云影映照出更多数字红利。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