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县城驱车到大营镇的百花村,要走近两个小时的山路。2020年,美国青年安德鲁·卡普利用假期,专程从深圳来到百花村参加短期支教。
没几天,卡普就成了当地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他开朗、有趣,能让大家“在玩耍中快乐地学英语”。为了听懂学生们的每一句话,他每天努力学习中文,与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回来后,卡普将自己的经历制作成视频,发到社交网站上,获得50多万个点赞。
10月18日,卡普在中美青少年线上交流对话会上分享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他说,他在中国偏远山区不仅看到孩子们勤奋好学,也看到美中两国青少年的共同点——乐观、热爱生活。
“交流对话是加深了解的关键。我们只有真正聆听彼此的心声,才能理解对方。这样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卡普充满信心地说,“我相信,年轻人可以为这个世界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中美青少年线上交流对话会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在对话会上,50余名青少年代表的开场白也别开生面:首先自我介绍,然后轮流向对方提问——
“中国的国宝是什么?”“美国哪些城市有大熊猫?”“2028年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
在愉快的氛围中,大家对彼此的了解逐渐加深。
美国高中生沃纳·哈特尼特说,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学习中文后,他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非常高兴能借助这场对话会与更多中国青少年交流。“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两国青少年能多到对方的国家走一走。”
美国弗吉尼亚州罗阿诺克市议员乔·科布回忆起2018年他访华的经历:“我在云南省和当地师生有过一场愉快的交流。”科布说,疫情给跨国交往带来挑战,希望美中青年一代能够秉持对彼此友谊的信念,克服障碍,继续发展友好关系。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表示,美好未来需要我们理解包容。中美是两个大国,加起来超过17亿人口,两国和两国人民如何相处,关乎整个人类前途命运。中美因历史、文化不同,看待某些问题的视角也有差异,但我们更拥有许多共同点。两国人民有共通的喜怒哀乐,都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对彼此间的差异,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包容的态度进行沟通,倾听彼此。青少年要为中美两国的友好交往搭建更好的桥梁。
(本报华盛顿10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