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科隆食品展聚焦行业转型

本报记者 李 强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21日   第 17 版)

  在科隆食品展上,中国企业研发的送餐机器人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本报记者 李 强摄

  科隆世界食品博览会(简称“科隆食品展”)日前在德国科隆举行。本届展会以“品尝未来”为主题,聚焦食品行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吸引了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4600多家展商参加,参观人数超过7万人次。

  在展区设置上,除精细食品、冷冻食品、乳制品、饮料等10个传统专题展区外,本届展会首次设置创新食品特展,重点展示在理念、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创造性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产品,比如植物蛋白制作的素食鱼肉沙拉、有机龙舌兰啤酒、高保鲜冷冻意大利面酱块、可堆肥环保咖啡胶囊……在418家厂商提交的1332种创新食品中,有67种创新食品获选展出。

  在展会特别举办的创新食品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发酵技术、生物新工艺等展开讨论,重点关注了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如食材营养损失、绿色包装等问题。其中,植物蛋白素食工艺引人瞩目。参展的各大食品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都在寻求使用植物性成分并将其作为卖点。瑞银集团预计,植物蛋白市场将在未来10年迅速增长。到2030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场规模将从现在的46亿美元升至850亿美元,并带动相关农业科技市场大规模增长。

  不少中国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参与科隆食品展。在主场馆之一的7号展厅,来自深圳普渡科技的机器人贝拉,在人流如织的会场穿梭,即使有观众突然出现在面前,满载餐具和食物的贝拉依然能够轻松绕开。观众在取餐的同时还能和贝拉互动。德国DIGPANDA公司是这款机器人在德国的代理商,销售人员阿姆托尔表示,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饭店、酒店、医院、学校、办公楼等公共场所。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何沙说,当下欧洲餐饮业全面重启,普遍面临服务员短缺问题,仅德国就有约10万个岗位缺口,餐饮配送机器人市场需求非常大。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为中欧农产品食品贸易增添了更多动力。欧洲的食品企业对进入中国市场充满期待。“非常希望中国客户能够了解和品尝我们的火腿。”在意大利展区,工作人员热情地请记者试吃,表示希望这款欧盟地理标志产品能早日出口到中国。

  (本报德国科隆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