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长远谋划,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现场评论)

乔 栋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20日   第 05 版)

  前不久,山西运城一家饭店门口挂起横幅——“老板救灾去啦!暂停营业两天”,赢得网友称赞。原来,当地发生洪涝灾害,这家饭店的店主带着员工和自愿加入的邻居,用10个小时做了1000个肉夹馍,然后驱车近70公里,把救灾物资送到了稷山抗洪一线。发生在山西抗洪救灾中的温暖一幕,也是无数凡人善举的缩影,传递着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近期,山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季降水过程,带来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专家表示,强降雨发生在主汛期后,极端天气和叠加强降雨是导致山西受灾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进入9月份,山西的平均降雨量是常年同期的4.18倍。气象条件等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形成不小破坏力,这警示我们着眼长远,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今年以来,河南、山西等地均遭遇强降雨,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治,把防灾减灾作为重要课题,抓紧抓实相关工作,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切实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防灾救灾,考验着一个地方乃至国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能力。山西灾情发生后,当地启动省级防汛Ⅳ级应急响应,针对险情较重的太原、吕梁、晋中、运城等地,调集救援队伍165支、13535人;设立845个临时集中安置点,发放帐篷、棉衣裤,安置受灾群众。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也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山西紧急预拨5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帮助山西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实践证明,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落实救援举措,确保有条不紊、全力以赴地抢险救灾,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不仅是应急之举,更应当进行长远谋划。这需要更加科学地认识致灾成因、防灾规律,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在尽早防范、尽力化解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强常态化的气象、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盯住容易出现隐患的薄弱区域和重点区域;另一方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同时,防灾减灾要从我做起、全民行动,加强社会共治、引导群众参与,有效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从长远来看,灾害是一时的困难,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既注重应对单一灾种也注重综合减灾,既考虑减少灾害损失也兼顾减轻灾害风险,既强调灾前预防也注重灾后救助,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在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上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千方百计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们就能凝聚起建设好、守护好美丽家园的强大力量。

  (作者为本报山西分社记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