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党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四川若尔盖县委书记泽尔登——

既要干好眼前,也要谋划长远(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县委书记访谈)

本报记者 张 文 张 洋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9日   第 19 版)

  湿地、花湖、牛羊成群……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以生态优美闻名于世。

  近年来,若尔盖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在阿坝州政协副主席、若尔盖县委书记泽尔登看来:“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要干好眼前事,也要谋划长远福,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迈开步子才能想出法子

  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3500米,辖区面积1.06万平方公里,群众居住分散,最远的夺曲寨和雅尔寨远牧点距县城160公里。

  “再远的路也不能隔断干群关系。党员干部要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情温暖民心。”2013年5月担任若尔盖县委书记以来,泽尔登持续深入基层调研,8年时间走遍全县每个村寨。

  调研过程中,他总要到群众家中详细了解状况。帮扶干部做了哪些事、家庭生活来源主要靠什么、住房是否安全、吃水方便不方便,泽尔登一一详细记录下来。多年间,他的“民情笔记”装满了好几个纸箱。

  这些笔记在工作中起了大作用:白河牧场栽种防风林,植树的劳动力不足,他从笔记中翻到附近村寨在家的劳动力记录,顺利聚齐了人手;麦溪乡修路后,工地剩下一些碎石,他翻翻笔记,有了思路——碎石正好给附近农户铺入户路……

  “迈开步子才能想出法子。”泽尔登和党员干部交流心得时常说:“替群众分忧解难的法子凭空是想不出的,只有靠一步步走基层,才能积累出服务人民的智慧和本领。”

  近些年来,泽尔登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下足“绣花”功夫,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若尔盖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水、住上了安全房、走上了水泥路。

  立足于群众根本利益思考问题、推进工作

  若尔盖县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因气候、鼠害、过度放牧,若尔盖草原曾沙化、湿地退化。县里尝试封沙育草、草障固沙,但常常是“风吹沙走、百草存一”。泽尔登上任后,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请教专家、反复试验,探索出一套“高山柳沙障”防风固沙治理办法;并争取资金,实施沙化治理、退牧还草还湿等工程。

  其间,有干部存在悲观情绪,认为“干这项工作,吃劲费力,很难有成效”。泽尔登反复强调“风沙问题一天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就一直受困扰。党员干部必须立足于群众根本利益思考问题、推进工作,多些‘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

  经过8年多努力,若尔盖县有效治理沙地46万余亩,恢复了干旱半干旱沼泽1300余公顷。

  泽尔登和当地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决定在若尔盖湿地保护区探索实施“三个三分之一”战略:1/3的原住民发展现代畜牧业;转移1/3的劳动力,从事旅游服务业;另外1/3,设置生态公益岗位,专职保护草原湿地生态。

  成效很快显现:若尔盖发展现代畜牧业,建立140余个示范牧场,提倡适度放牧,不仅保护了草场,而且提高了畜牧产量,去年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5500余万元。另一方面,保护了草原,游客多起来了。当地唐克镇每村每年获得的分红都不少于50万元,花湖景区附近的阿西镇下热尔村每年的集体分红更是超过400万元。“生态好了,游客多了,金山银山就不是梦。”泽尔登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