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对话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本报记者 吴月辉 余建斌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5日   第 12 版)

  10月14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亮相并回答记者提问。

  问:这次任务还会出舱吗?新任务会有哪些新的突破?

  翟志刚:在本次飞行任务中,我们仍然有出舱活动,而且还不止一次。“神七”任务时,出舱活动是技术的突破,现在的出舱活动更偏向于技术的应用,也更复杂、更艰巨、更具挑战。

  在本次飞行任务中,我们还有手控遥操作对接,有各领域的科学试(实)验及研究项目。当然,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应该还是在轨6个月的长期驻留,这对人的身体、心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坚决完成好这次飞行任务。

  问:从“神五”首次亮相,到“神七”一飞冲天,再到即将入驻空间站核心舱,是什么激励着您始终坚持飞天梦想?

  翟志刚:执行“神七”任务,我准备了10年时间,现在距上次执行任务又过去了13年。说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不如说经历了漫长的准备。两次飞行不一样的是任务的内容和时间,一样的是初心使命和永远不变的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

  问:这次还会在太空讲课吗?想对青少年说点什么?

  王亚平: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后,有很多同学写信问我,什么时候能再次飞上太空给大家再讲一课。今天,我可以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亚平老师终于再次追梦成功。而且这一次,我们即将进驻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同学们最好奇什么、最想看到什么都可以告诉我,我会带着大家一起去探索。

  飞天之前,我最想说的是:“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问:作为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性,有哪些特别感触?这次您和乘组将要在空间站度过春节除夕夜,有什么打算和安排?

  王亚平:从神舟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我们即将进驻的空间站,无论居住空间、飞行时间,还是技术设备等,都不可同日而语。

  这次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中过春节,据我了解,工程总体给我们准备了春节大礼包,但是里面有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我和大家一样满怀期待。除夕夜我们乘组也会和大家一起守岁,我们要在第一时间把来自太空的祝福送给祖国。

  问:作为第二批最年轻的航天员,第一次执行航天任务就长达6个月,对此有什么期待?

  叶光富:作为第二批航天员,第一次执行任务就要飞行6个月,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这也的确是个考验,但我充满了信心。这份信心来自于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来自于飞行乘组的团结协作,也来自于我11年的努力拼搏。我非常期待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感受浩瀚太空,欣赏我们生活的美丽星球,也希望能够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问:2016年您参加了欧洲的洞穴训练,收获和体会是什么?对后续航天员的国际交流有什么期待?

  叶光富:当时,我们来自5个国家的6名航天员,在特殊的地下洞穴环境中,相互学习、密切配合,最终和训练团队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这次难忘的国际合作,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探索浩瀚太空、建设太空家园是所有航天员共同的使命和追求,我也期待有一天能够与国际同行一起遨游太空,也欢迎他们来到中国空间站做客。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