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硇村,无论是儿子娶妻,还是闺女嫁郎,老人们都会准备一种精美花纹的太行土布。送儿子一般是“黑边铺底”花纹,女儿则是“红边铺底”花纹,无论哪种,都寄托着“家和万事兴”“和谐美好”的寓意。
这种太行土布,出自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河四匹缯制作技艺,在沙河多地均有流传,在王硇村的传承也未曾间断。据沙河民俗研究者冀彤军介绍,大约清朝晚期,四匹缯制作技艺传入王硇村,历经发展演变,流传至今。2007年,沙河四匹缯制作技艺入选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王硇村的一处石楼院里,四匹缯制作技艺正在这里上演。生于1983年的村民王香鱼,经营着这家“金梭姐妹土布店”。如今,她带领王硇村的几十位姐妹,将这项技艺传承、推广,使其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所谓“四匹缯制作技艺”,实为一种织布技艺。据王香鱼介绍,传统的织布通常为“两匹缯”,即织布者脚踏两块踏板,来变换织布机上纵向的“经线”的格式,以产生不同样式和图案。而四匹缯则是脚踏四块踏板,技艺更加复杂。
“相对于两匹缯,四匹缯图案花型更加华美丰富。前者只有横纹、竖纹,即‘井’字纹样,后者可有斜纹,因此变化万千。四匹缯的布,会更厚实一些,但手感更软和舒适。”王香鱼说。
沙河四匹缯制作技艺,以22种基本色,可以变幻出千余种绚丽多彩的图案,一般有“大小点”“枣花”“疙瘩眼”“拉不断”“宝莲灯”等等。
王香鱼15岁就开始接触四匹缯制作技艺。技艺由祖上向下传承,她的外婆传至母亲,母亲又传给她。“当时就看母亲脚下4个踏板来回换,很有节奏感,很有趣,就主动跟着学起来了。”王香鱼说。
四匹缯布的制造过程非常原始,全部由手工制成,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历经大大小小72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有16道:轧花、弹花、整棉絮条、纺线、打线、染线、落线、整花型、整经、做纬、闯杼、套综、栓机、织布、了机、修布。
尽管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但在王香鱼的精心组织下,村中姐妹们分工明确,配合有序。其中既有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也有王延如这样的“90后”,技艺传承就这样绵延不断。
织布时,脚下的四个踏板从左至右分别为“左出、左进、右进、右出”。聪慧的王香鱼已经摸索、总结出一整套“脚法口诀”。
“比如,‘梅花朵朵’图案,脚法为右进、左进、左出、右出;‘疙瘩眼’图案,则为右进、左进、右出、右进、左出、右出。不同图案,脚法不同。”王香鱼说。
但并非掌握了口诀,就能织出好布。王香鱼说,她初学织布时,母亲并不同意,她是偷偷“上机”的,以为记住了花型,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可是母亲后来还是发现了。
“因为不熟练,所以手部用力不均匀,织布时就影响了布的松紧。松紧不同,布面颜色深浅也不一,所以母亲一下子就能发现。”王香鱼说。
如今,王香鱼已成了王硇村的织布高手。她织出的四匹缯布色彩艳丽,变化万千,令人着迷。
在王硇村人眼中,四匹缯布透气性好,穿着凉快。做床单时,“只有铺得不耐烦的,没有铺坏了的”,不仅美观,而且十分结实耐用。
王香鱼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仅仅依靠旅游销售,很难让更多的人了解四匹缯、欣赏四匹缯。近几年,她越来越多地将视线转移向网络,通过互联网平台扩大影响力。制作短视频、直播技艺,忙得不亦乐乎。如今,她在直播平台的粉丝已超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