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9月2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为全面绿色转型贡献金融力量(新论)

姜晶晶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23日   第 07 版)

  通过碳配额、碳价和收益形成激励机制,将碳配额费用全部用于减排

  

  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是党中央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作出的重要部署。全国碳市场作为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全国一盘棋”,将在深化金融属性中聚力蕴能,在优化机制设计中助力减排降碳。

  碳市场是将碳排放外部性内部化的市场化方式。我国碳市场发展先后在9个试点省市启动交易,涵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高耗能行业。经过多年运行与实践,试点地区碳市场发展初见成效,截至2021年6月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全国碳市场上线以来交易量总体稳定。

  推动碳市场发展,离不开金融对价格发现与激励相容的支持。有效的价格信号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约束排放,内化高碳活动的负外部性。价格发现应以明确、合理且动态调整的总量目标为前提。激励相容应以优化碳减排的补偿机制为保障。因此在配额分配时,需考虑能源禀赋、生产技术和工艺路线,逐步引入有偿分配方式,渐进提升拍卖比例,实现平稳有序过渡。通过市场机制,碳排放多的经济主体将以更高成本的形式提供资金支持减排投资,绿色低碳投资者则通过配额交易盈利。最终通过碳配额、碳价和收益形成激励机制,将碳配额费用全部用于减排。

  推进碳市场发展,金融大有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进行资金期限转换和风险管理,以跨期投资改变未来生产和消费模式。因此碳市场不应仅定位于当期现货市场,而应作为重在引导跨期资金流动的金融市场,基于未来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所计算出来的投资回报,释放稳定价格信号,激励和引导中长期投资。碳市场自身拥有的金融属性使其容易与金融市场衔接,实现有效跨期设计和价格发现。如果金融属性较弱甚至缺失,将极大限制其资源配置功能,削弱价格信号有效性。同时绿色投资周期长,不确定性高,风险大,应当借助金融市场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和运作模式,实现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

  增强碳市场金融属性,应立足现实做好制度设计。一是要有序扩大市场覆盖及交易主体范围,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二是要丰富交易品种,充实现货体系。三是要创新碳金融工具,发展碳金融产品。四是要健全政策框架与基础设施,夯实碳排放数据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强化环境信息披露和共享,推动构建统一可操作的绿色金融标准。五是要完善碳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碳价稳定机制,确保碳市场始终坚守减排降碳的初衷。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已初步确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在绿色金融支持低碳转型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下,保持优势、积极作为,深度助力碳交易市场建设,持续深耕绿色低碳业务,必定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贡献力量。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