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深圳市光明区揭牌成立。随着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推进,年轻的光明区勇担使命,3年来不断推动创新引擎换代、发展动力换挡、城市能级提升,科学集中度显示度逐渐提升。
奋进新时代。光明区正以赶超奔跑的姿态,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争做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冲锋舟”,朝着建设高质量高颜值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奋勇前进。
规划落地:科学集中度显示度彰显
初秋九月,地处南海之滨的深圳,骄阳似火。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项目一路“加速度”,总体进度已完成80%,具有科技感未来感的建筑群渐露真容。主体建筑是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平台两个大科学装置。
从昔日的农场,到光明科学城,再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区坚持以一流规划为引领,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高起点搭建光明科学城规划的“四梁八柱”,推动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磅文件。
目前,布局光明中心区、装置集聚区和产业转化区的光明科学城加快垒基筑台,实施“9+9+2+2”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滚动推进。中山大学(深圳)一期投入使用,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落户,集科学、城市、产业、生态于一体,集中度显示度更趋显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建设,深圳2.0升级版创新高地正在崛起。
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型科研经济增长极
坐落在光明科学城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近一年来吸引国内外数十家合成生物领域高技术企业入驻。创新中心着力打造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平台,推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科研人员和初创企业“楼上楼下”共事,打破产业孵化时间壁垒,建立“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这一模式也被称为科学设施建设“沿途下蛋”模式。
大科学装置的引领和磁吸效应以及光明区“沿途下蛋”产业发展新模式,正推动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是光明区探索和完善新型科研经济发展路径的重要一环。为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规模生产转化,光明区加紧布局建设中试验证基地,联合高校、企业等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检验检测等功能性平台,推动形成前后贯通的成果转化体系。目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国家电动汽车产业计量中心、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等均已运行,“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产业园”全链条创新载体初步形成。
创新赋能,动力澎湃。目前,光明区集聚科技创新平台100个,引进培育了华星光电、普联、迈瑞、贝特瑞、潮州三环等优质企业,辖区企业总数量超6.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4家,拥有年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5.5%;经济总量步入千亿级,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光明区将继续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探索以科研经济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力争到2025年,光明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自主品牌的百亿级龙头企业达8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60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3家,上市企业超过50家。
高颜值:宜居宜业的深圳北部中心
随着一流科研团队加速集聚,为留住各类优秀人才扎根光明区,光明区加快建设教育、医疗、住房和文体等配套设施。
今年暑假,光明区先后与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签订框架协议,坚定高端合作办学之路;开学前夕,辖区内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凤凰城实验学校等5所学校交付使用,新添公办学位1.1万个。借助签约的7所高校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光明区加快建设“教育高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计划到2025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88万个。
近年来,光明区新开工建设公共住房3.55万套,推进医院项目建设,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区。
每到周末,全长4公里、串联新城公园和大顶岭绿道的空中栈桥——虹桥公园,成为市民的休闲打卡地。与虹桥公园一样,连结光明区“十分钟健身圈”的还有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科学城体育中心和光侨游泳跳水和文化活动中心等,高标准规划、科学布局,满足群众锻炼需求。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科技馆、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和光明书城等文体设施将构建起“十分钟文化圈”,赋能光明区更加宜居宜业。
激荡创新潮,扬帆正启航。光明区将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在具有光明区特色的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
数据来源: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