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9月12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烛光,把每一个孩子的人生梦想点亮

——致敬全国两百九十多万乡村教师

本报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12日   第 05 版)

  图为重庆市黔江区山路。
  杨 敏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广大教师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以张桂梅同志为优秀代表的一批又一批乡村教师坚守岗位,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用情怀抒写担当,用生命践行使命,如点点烛光,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发展注入力量。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之际,我们报道优秀乡村教师的事迹,以此向全国290多万乡村教师致敬!

  ——编  者

  

  从河南南阳市镇平县出发,顺着蜿蜒的盘山路,向西北方向行进30公里,驶入大山深处,黑虎庙小学映入眼帘。

  20多年间,这里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校长张玉滚始终都在。多年前,黑虎庙还不通车,张玉滚就是靠着一根扁担为孩子们挑来学习和生活用品,坚持上课。村民们说,“玉滚在,学校在。”

  一根扁担挑起山乡孩子的希望。千里之外,一艘小船同样承载着山伢子的梦想。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大龙洞村,村庄与教学点之间是陡峭的石山,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湖水。刁望教学点教师石兰松撑起小船,接送孩子们上学,一撑就是36年。

  从林深草密的西南边陲,到白雪皑皑的东北边境;从岛屿棋布的东南沿海,到广袤辽阔的西北戈壁……到处都有乡村教师们耕耘三尺讲台的身影。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我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事迹,很多老师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是人间大爱。”

  渴  望

  学生和家长渴求的眼神中,有种东西一直在他的胸口撞。张锦文说:“后来我明白了,这种东西就是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太行山南麓,是绵延的滑塌峰林。

  崩落的巨石东倒西歪,石路被车碾压得轰隆作响,“拍石头”由此得名。在河南辉县市拍石头乡,记者见到张锦文,这位国家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黝黑的面庞,皱纹刀刻一般,凸起的眉弓上挂着汗珠。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乡村教师,给寨凹村创造了奇迹。不到270口人,走出了4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

  有人说数学老师不好当,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张锦文有自己的功夫:教材背得滚瓜烂熟,随便报页码,他就能说出这一页的知识点。写教案的习惯坚持多年,一课多案,一个效果不好,下次就用另一个。

  “张老师经常带我们到大自然里找答案。”学生都喜欢他的课。为了提高对几何的兴趣,张锦文常把一个班的孩子拉到学校后面的山坡,用散落的树枝制作长方形、三角形、立方体。潜移默化间,知识已在心底。

  张锦文的身体不好,一次,老毛病犯了,输液几周不见好,但愣是一节课没落下。“就算再疼也要咬牙忍着,作为老师,不能浪费学生的每一分钟。”学生王亚菲一直记着这句话。

  张锦文还时常惦记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学校曾有4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不爱学习,还总惹事。一次校外活动返程,遇到小货车抛锚,张锦文招呼学生们帮忙,无意间发现这4个男孩对汽车很有兴趣:“再好的司机,不会修车不行”“我以后想学汽修专业”……

  他趁势鼓励:“想学专业技能,先把初中读完!”没想到,多年以后,这群孩子还真合伙开了汽修行。“有的在职校学了专业,有的是去车行当学徒,现在每人每年都能赚10多万元!”张锦文一脸骄傲。

  提起学生,张锦文就像“痴人”,讲不完。让他聊聊自己,却一时语顿。

  当年,村小仅有的两位老师走了一位,村干部找到正上高中的张锦文,让他回村当教师。他答应了。这一应,就是几十年。一人教3个年级,每天沿着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往返8公里。从教43年,上课、家访,张锦文穿破了300多双布鞋。

  走出大山的机会并非没有,当地乡政府领导发现他能力强,让他来乡里报到。西安的亲戚在矿务局,也喊他去。村里条件差,张锦文担心对象不好找,也曾动摇过。但几次了,都是舍不得、放不下,又回到那个贫穷的小山村。

  张锦文至今仍记得,一次去乡里办事,家长和学生以为他离开了,都守在校门口等。见到他,一下子把他围住,一个老乡说:“张老师,你就留下吧。”

  学生和家长渴求的眼神中,有种东西一直在他的胸口撞。张锦文说:“后来我明白了,这种东西就是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呵护孩子们对未来的渴望,500多公里外的江苏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也有这样一位乡村教师——57岁的王集镇中心小学美术老师朱永。

  朱永话不多,和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是:“一个人只有一颗心,一颗心只能用在一个地方”。

  几十年来,为了开办“课外美术小组”,新婚的朱永把媳妇陪嫁的两床被面撕了一床,当凉棚搭在操场一角,又卖了2000斤粮食当活动经费;为了带孩子们到外面的世界写生,他预支了半年工资,一路上自己吃煎饼就咸菜,给孩子们买肉包子和鸡蛋吃,这些农村孩子人生第一次坐了火车、来到城市、爬上泰山……

  村里很多人至今仍记得,朱永辅导的孩子在国际儿童画大赛中首次获得金奖时,“整个王集镇都轰动了!大家敲锣打鼓,把奖牌、喜报送到学生家,像办大喜事一样!”这一幕,一直刻在朱永的心里,谁说咱农村老师不行?当时老校长拍着他肩膀大声说:“朱永,你真行!”

  如今,学校教学楼内有个专门的展室,整整3面墙的玻璃展柜,全是孩子们获得的奖牌奖状。孩子们的作品《和平鸽》,还被送到国外展出。

  从教38年,早有人高薪“挖”他,邀他进城,朱永不走:“城里孩子不缺美术老师,这儿的孩子缺,他们更需要我。”

  坚  守

  难归难,从石兰松划起小船那天开始,附近几个村再没有一个孩子辍学。转眼就是36年

  去广西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中心学校刁望教学点,不容易。

  先从上林县城坐车近1个小时到大龙洞水库,之后还要乘半小时的船。脚下是10余米深的大龙湖,记者坐在船头,紧紧抓着船舷,不敢往下看。

  刁望教学点地处石山库区,如果不走水路,附近一些村屯的孩子上学只能翻山越岭。“水太深了,让孩子在家算了!”30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村民们曾这样跟石兰松解释孩子辍学在家的理由。

  “只要有我,孩子就能平安上学!”石兰松挨家挨户动员,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划船接送孩子们。

  但船从哪里来?石兰松狠狠心,砍掉家里留着盖房子的椿树,又掏出自己每月36元的工资,东拼西凑。就这样,刁望教学点有了第一艘小木船。

  秋天,小船经常遇到“顶头风”,逆风行船必须使出全身力气。刮风还不是最可怕的,石兰松更担心下雨。雨水来得急,风大浪大,有时船刚好行在半路,孩子们衣服和鞋弄湿了,到学校后得给孩子们烘干,才能上课。

  难归难,从石兰松划起小船那天开始,附近几个村再没有一个孩子辍学。转眼就是36年。

  多年坚守,需要付出的,不只石兰松一人。“不去打工,奶粉都买不起,这日子怎么过!”妻子也和石兰松争吵过。妻子流着泪埋怨,眼见村里人都盖起小楼,自家却住着破房子:“咱们不比别人差,凭什么要比人家穷?”

  一边是家人帮忙在广东找好的工作,工资是当教师的好几倍;一边是大山里窘迫的师资状况,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教书,之前留下的,最长不超过1年。石兰松左右为难。

  面对妻子的责怪,石兰松一声没吭。几天后,他艰难地对妻子说:“我走了,谁给孩子们撑船、上课?误了孩子,我一辈子心里不安!”

  就这样,石兰松留了下来。

  寒来暑往,小木船撑坏一艘又一艘,门口的椿树也砍倒一棵又一棵。2010年,有热心人资助石兰松打了一艘铁皮船,柴油发动机“突突突”一响,航程时间能缩短不少。石兰松和孩子们都开心坏了,石兰松还特意给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希望之船”。

  每到春节,热情的村民总是请石老师到家里做客。正月十五过后,村里人纷纷收拾行囊外出打工。临行前,都要拉着石兰松的手道别:“石老师,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了”“石老师,你帮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你,我们放心”……

  光阴荏苒,一年又是一年。一栋栋漂亮房子拔地而起,一批批曾经的学生衣锦还乡,而石兰松依然撑着船,在湖面上风里来雨里去。

  如今,附近几个村屯40岁以下的人,几乎都是石兰松的学生。还有几家,两代人都上过石兰松的课。老乡们都说,石老师是难得的好人、好老师。他撑起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求学路,也是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可能。

  日子久了,妻子童绍玉也慢慢理解了丈夫:“想通了,如今村里有条件盖好房子的人都是他的学生,因为有知识过上了好日子,我也跟着有了成就感。”

  采访临近结束,添加石兰松的微信时,记者心头一热,微信名是简单的两个字:守望。

  一个人撑稳一条船,一群孩子就有了走出大山的可能。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一片乡土便有了欣欣向荣的希望。在山东宁阳县葛石镇,石集小学教师陈建民用自己38年的岁月诠释了“守望”,即使疾病也未能让他远离讲台。

  面前的陈建民快60岁了,身材矮小,虽然已患食道癌近10年,但他两眼有神,目光坚毅。

  2010年9月,开学第一课。“同学们,虽然很不舍,但我还是要和你们分开一段时间。”陈建民忍着疼痛讲完课,微笑着和孩子们告别。怕孩子们难过,他没敢和孩子们讲实情。

  直到出院第二周回到学校,孩子们把他紧紧围住,才知道老师得了很重的病。尽管对生死还没有概念,但看到老师憔悴的脸,孩子们哭了。

  这些年,陈建民最怕的就是“耽误孩子”。为了不耽误孩子,前往大城市看病的夫妻俩总是周五晚上出发,周日拿上药,立即动身回家,不耽误周一早上的课。

  为了劝辍学的学生单莹莹回到学校,陈建民前前后后家访6次。一次突遇狂风暴雨,一根大树枝被风刮断,狠狠砸在他的胸口上,陈建民差点昏过去。那次,不长的路,他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见到满身满脸雨水和泥巴的陈建民,单莹莹父母半晌说不出话来。第二天,他们主动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这样,38年来,靠着陈建民的坚持,上百名面临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患尿毒症的妻子离开了,陈建民依然守着孩子们。没聊几句,陈建民会不自觉地抚摸着胸口和喉咙,说话时间一长,体力就跟不上。主科教不动教副科,上课困难就做校园后勤和安全工作……每天放学后,人们总会看到陈建民在校园巡逻,挨个把教室过一遍。“陈老师,快回家吧。”听到善意的催促,他总是点点头,但还是慢悠悠地不肯离去。

  “我也常常问自己,究竟是孩子们离不开我,还是我更离不开他们。应该是我更离不开他们吧。一棵树一旦出生,就站在那里坚守一生,无怨无悔。学校、课堂、讲台,就是我一辈子依赖的地方。”陈建民的笔记本里,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

  回  报

  越来越多的学生回报家乡,他们说,每次回来,看到庄老师就觉得心里踏实,有老师在,村里的孩子就会有更好的未来

  一口气忙到晚上11点,庄桂淦终于可以躺到床上歇歇腿。

  他的床就在男生宿舍内。老伴梁纯爱在隔壁女生宿舍,陪着女娃娃们住。怕孩子们晚上怕黑,想爸妈。

  庄桂淦今年已64岁,是福建南平市政和县西津畲族小学年纪最大的教师。也是这所学校的老校长。因为学校缺老师,退休后返聘,他一待就又是4年。

  半夜2点,雷打不动的,庄桂淦老两口打着手电爬起来巡夜,摸摸有没有生病发烧的,看看有没有蹬被子的。“最怕孩子生病。”庄桂淦告诉记者,离学校最近的诊所,也要走两公里山路才能到。他们已记不清究竟多少次打着手电,或背或抱,半夜带孩子去看病。

  可孩子们还清楚地记得。当了解放军战士的范毅灿回忆,三年级发高烧的那个夜晚,屋外下着倾盆大雨,是庄校长和梁奶奶背着他,一身雨一身泥,送去医院。打针时,他迷迷糊糊睡着了,老两口却一夜未合眼。凌晨5点多,庄校长又赶回学校给孩子们做早饭、穿衣叠被、打扫校园。

  学校的情况有些特殊,留守儿童、孤儿、单亲孩子、残障儿童占了一大半。有的孩子一年到头住在学校,没有亲人来看一眼。庄桂淦和老伴就把这些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儿。

  残疾孩子小坤,6岁时就被父母遗弃。刚送来时,瘦得皮包骨头,走两三步就摔倒。庄桂淦老两口没日没夜带着他,洗手、擦脸、穿衣、剪指甲、喂饭,过年回家也带在身边。如今,小坤已经17岁了,高高壮壮的,穿得也干干净净,看上去和健康孩子一个样,当地村民都说是奇迹。

  47年前,刚来政和县当乡村教师时,庄桂淦还是个17岁的小伙子。今天,半个世纪快过去了,他把最好的岁月都献给了乡村小学,献给了教过的2000多个农村孩子。

  没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女儿和孙儿,也没给他们留一点房产和积蓄,是老两口最大的遗憾。老伴偶尔会因为歉疚抹眼泪,庄桂淦就在旁安慰,“学生都是咱们带大的,不都是咱的孩子嘛”。

  爱是会传递的。如今,深受父母影响的女儿也当了老师,也理解了父母对学生的爱与牵挂。越来越多的学生回报家乡,有的捐款,有的帮着修建校舍。他们说,每次回来,看到庄老师就觉得心里踏实,有老师在,村里的孩子就会有更好的未来。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采访中,记者听说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河北保定市阜平县大园小学校长张建华,夏天河里涨水时,她就一个一个背学生过河;水实在太大,她就把孩子们带回自己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切一块舍不得吃的腌肉,再把攒起来换钱用的鸡蛋拿出来,腌肉炒土豆、炒鸡蛋,成为一届届学生难得的童年美味。晚上,她和孩子们挤在一铺大炕上,照顾他们,像妈妈一样。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中学校长杨秀花,在乡村中学开设了“女生课堂”。很多家长外出打工顾不上孩子,女孩子如果赶上第一次生理期,往往手足无措。于是,每年新生开学,杨秀花为女孩们第一课就讲生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杨秀花说:“我希望女孩子都能了解自己、爱自己。”

  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五龙小学教师倪山清,班上一大半是留守儿童。10岁的小俊老是拖着长长的鼻涕。“那天我给小俊洗了个澡,他快乐地冲到同学们中间。”倪山清发现小俊喜欢昆虫,就陪他一起数蚂蚁,小俊的笑容渐渐多起来。“孩子的心最纯净无瑕,你对他好,他就会对你好。爱是相互的。”日记里,倪山清这样写道。

  接  力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是有限的,但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投身于乡村教育,形成的力量、带来的改变,将是巨大的

  “清早听到公鸡叫,推开窗门迎接晨曦到……”四川丹棱县中隆小学,教室里传出稚嫩的歌声,音乐老师王娟弹着琴带领孩子们唱歌。

  接过外婆、父亲、母亲的“接力棒”,当上乡村教师,至今已有7年。王娟说:“继承长辈的衣钵教书育人,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幸福。”

  从教36年的外婆徐玉枝,19岁就当了乡村教师。“那时早上5点多起床,一个人‘承包’一个班,语文、数学、劳动、体育,什么课都上。”80多岁的徐玉枝记忆犹新:“一周上6天课,我就住在学校,周日回家休息一天。那时工资低,家里买不起手表,又担心上课迟到,怎么办呢?我就把学校的钟背回家,第二天一早再背去学校。”

  从记事起,王娟就跟着父母在古井村小、金龙村小、骆坝村小之间奔波辗转,看着父母上课、家访、挑灯批改作业。那时,村里不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都到沿海地区务工。夫妻俩也动过念头,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下来:“要是走了,对不起父老乡亲,对不起那么多想读书的娃娃。”

  从漏风漏雨的小平房,到窗明几净的现代化教室;从杂草丛生的泥土地,到规整的塑胶操场……乡村教育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娟说,现在上课,教学手段进步了很多。当年父母上课时经常到处找挂图,现在网上就有海量资源,用投影仪一放,既直观又全面。

  时代在发展,教学设备在优化,但责任与传承从未改变。乡村教师的故事,依然一代代继续下去。

  “荣姐,你还在学校啊?我以为你早走了!”暑假里,江苏盱眙县街头,一个男孩看见朱玉荣,又惊又喜,使劲挥手。

  盱眙县希望小学一角,朱玉荣有些腼腆地给记者说起自己的故事:“15年前,我以苏北计划志愿者的身份来这里支教,原计划就待一年,没想到,这一待就放不下了,舍不得孩子们。”

  “我刚来时,学校没有英语老师。教学点校长亲自骑摩托车去中心校接我,孩子们站在校门口,一看见我就拍着手喊‘老师来了’,争着往我怀里扑。”看到孩子们兴奋地扯着大嗓门读英语,连屋檐上的麻雀都震得扑棱扑棱直飞,朱玉荣有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学校里一多半都是留守儿童,有些孩子出生才3个月,父母就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陪伴。”为此,朱玉荣专门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就为了更好地呵护孩子们。

  父母起初不理解朱玉荣的选择,明明可以到大城市找工作,明明可以回老家,明明能考上公务员,为什么非来这里“受苦”。朱玉荣告诉父母,做相似选择的不只自己一人,还有很多师长、学长、同学。“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是有限的,但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投身于乡村教育,形成的力量、带来的改变,将是巨大的。”

  如今,一批批有情怀、有担当,热爱教育、热爱乡村的年轻人正踊跃加入乡村教师的队伍,通过“特岗计划”、通过各级各类支教行动,怀抱理想,走上乡村学校的讲台——

  1990年出生的任明杰,母亲曾是教师,姐姐也是教师。大学毕业那年,他受家人影响,放弃了经理助理职位,跨专业报考了特岗教师。7年过去了,任明杰一直坚守在河南新乡市封丘县潘店镇大辛庄小学,用近百万字的从教日记、3万余张照片、数百段视频,记录乡村从教的点点滴滴,记录乡村教育的发展进步。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实验学校教师农亚妮,2017年大学毕业后,参加“特岗计划”回到家乡,与启蒙老师成为并肩战斗的同事。如今,农亚妮已是学校少年宫负责人,为孩子们开设了天琴、花凤舞等兴趣班,还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向国际,为外国友人表演。

  六盘山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旁,宁夏西吉县将台中学每年都会迎来复旦大学的支教大学生。在一届又一届支教队员努力下,将台中学建起了图书馆、广播站、文学社、足球队等。

  …………

  每到一地采访,记者都问了同一个问题:在村里,老师是不是特别重要的人?一位村民的回答令人感动:“那是嘞,老师们把别人家的娃娃当成自家娃娃照顾,看起来文文弱弱,却比很多人都有力量……”

  夕阳西下,村庄里已飘起袅袅炊烟。依然有老乡拉着我们,还想再唠一唠,“到我家去,多坐一会,多说一会儿”……乡村教师作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他们的智慧、坚守、奉献,已经深植在乡亲们的心中,温暖人心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记者手记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

  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290多万乡村教师、103万特岗教师、数十万支教教师坚守在最边远、最艰苦的地区,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了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采访中,我们欣喜于乡村教师生活与工作条件的持续改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住房条件持续改善、乡村生活补助全面实施,生活的幸福感更强了;培训交流机会越来越多、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力度越来越大,干事业更有奔头了;建立“特岗计划”、定向培养等机制,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了。

  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他们的期盼:“学校还缺年轻的音乐、美术老师”“培训怎么再精准一些”;他们仍然面对一些现实困难,“希望发展通道再宽一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相信,随着中央相关政策措施的深入落实,努力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本报记者张毅、田丽、赵婀娜、张烁、黄超、丁雅诵、吴月)

  版式设计:张芳曼  汪哲平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