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强化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人民时评)

张 烁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7日   第 07 版)

  课程教材加强重大主题教育,是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落实国家事权的必然要求,是培根铸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课程教材建设水平的本质要求

  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是课程教材的题中之义。培“根”就是要打好中国底色,铸“魂”就是要植入红色基因

  

  课程教材是育人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其内容和形式都应该集中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强化重大主题教育整体设计,增强课程教材育人功能,实现大中小学育人目标内容有序递进、螺旋上升。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

  教材建设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保障,是最根本的铸魂工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必须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既要培育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更要厚植学生中华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由此而言,课程教材加强重大主题教育,是体现党和国家意志、落实国家事权的必然要求,是培根铸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课程教材建设水平的本质要求。

  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精髓,就必须在课程教材中明确“进什么”、规划“如何进”、引导“怎么教”。只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课程教材中,才能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要加强统筹设计。长期以来,课程教材中重大主题教育有所涉及,但不够系统、完善,存在碎片化现象,缺乏顶层设计。近期,教育部研究制定了系列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指南和指导纲要,正是为了使主题教育内容更加系统化,提升育人效果。比如,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如何让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怎样解决“有教育无劳动”“有劳动无教育”等问题,如何赓续红色血脉等,相关进课程教材指南和指导纲要分别作出了系统规划。可以说,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素养导向,在选题、选材方面,做到了既系统全面又突出重点。

  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需要以有机融入为基本方式。重大主题涉及的概念、理论有的比较抽象,大中小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历有限,必须加以转化,不能简单照抄文件或贴标签。只有把握学生学习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发展特点,注重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生动案例与抽象概念相结合,才能引导青少年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并把这种认识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中,体现在“强国有我”的行动中。

  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是课程教材的题中之义。培“根”就是要打好中国底色,铸“魂”就是要植入红色基因。当前,重大主题教育的“责任书”已经明确,“路线图”十分清晰,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尽快部署学校在课程教材、教育教学等育人环节全方位落实,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