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的王家留营村,种植大户孙明山的冬暖式蔬菜大棚里多了几个新助手:各类智能传感器、自动卷帘机、智能放风机、智能雾化机、智能补光灯等。正午时分,棚内气温陡升,他在家拿起手机,就能调节放风口大小,精确控制温度;多云天气光照不足时,智能补光灯就会根据蔬菜的需求,自动设定补光时间……
寿光是全国闻名的设施农业基地,大棚蔬菜畅销大江南北。对于种了半辈子菜的孙明山来说,靠天吃饭的经验正在逐渐被物联网智能设备与大数据取代,手机成了他必不可少的新“农具”。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依靠智能雾化机的雾化降温功能,孙明山大棚里的黄瓜生长期延长了近1个月,收益较往年提高了1/4。他有信心,今年冬天继续取得好收成。
信心来自“棚联网”这一专为设施农业产业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这些技术与服务的,是一家农业科技创业企业——云洋物联公司。公司首席执行官赵洪啟说:“我们通过各类传感器来采集、监测环境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例如温湿度、光照、作物果实茎围和高度等,将数据汇聚到边缘计算的智能网关设备并上传大数据云平台,挖掘‘环境—作物—管理’的最优关系,做到降本增效,提质增收。”
近年来,随着设施大棚单体规模化、产业集群化程度的快速提升,设施农业数字化改造迎来机遇。其中,建立作物种植模型是产业数字化的一大难点。赵洪啟认为,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依赖个人的经验,现在通过“棚联网”,一方面能实现种植过程的数据化,进而集成“好把式”的丰富经验,并通过数学模型“固定”下来、推而广之;另一方面,他们和农业科技专家开展合作,不断试验测试,进一步优化、迭代模型算法。
“单个作物的种植模型建立需要很长的时间。第一年形成初步模型,第二年优化校正,第三年进一步充实,第四年可以推向市场再验证,进行深度学习后的模型再优化,为大批量推向市场夯实基础。”云洋物联首席科学家崔伟告诉记者。
在赵洪啟看来,做智慧农业,关键要从实践出发,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长时间地磨合。“一开始我们去找农民做推广,人家说,你们这是个好东西,但是能用1年还是5年?”赵洪啟说,刚开始农民不懂他们的技术,交流起来也很困难。“所以必须要真正到生产一线去,从农民那里获得最直接的需求,然后不断地优化、升级。农民是最讲实惠的,目前我们的技术很受欢迎,每周售出搭载‘大脑’的智能物联网设备有上千套。”
从2017年开始,云洋物联选择了辣椒、茄子、黄瓜、樱桃等7个作物进行试验,部分作物种植模型已开始大范围推广,赋能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的1.6万多个大棚,覆盖种植面积近1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