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民主政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9月02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代表之声)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2日   第 18 版)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如何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宿州市委书记杨军:

  历史文化要与时代发展有机融合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守护传承历史文脉,永久留下历史记忆,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道“必答题”,必须正确处理古今关系,摸清家底、分类保护、活化利用、传承弘扬。近年来,我们开展全市域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资产的普查,出台《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等,让文化遗产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了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抓历史文化保护,应该坚持普查先行。系统梳理历史遗迹、文化古迹、红色资源、非遗项目等,做到底数清、家底明,为文化遗产保护建立“活档案”。应该注重规划引领。强化对历史文化遗产立体空间、整体风貌、文脉赓续的系统规划,让历史文化与时代发展相互交融,留下记忆、记住乡愁。应该突出活化利用。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旅游、文创、乡村振兴”等活化利用创新模式,全方位加强宣传推广,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绽放新风采。

  (本报记者 韩俊杰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蔚县周淑英剪纸艺术馆馆长周淑英:

  加快培养文化传承紧缺人才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深刻感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应该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领域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充分调研,摸清当前行业人才“家底”,针对紧缺人才加大培养力度。要善于研究、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创新培养模式,加强与高校的联合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此外,要加强考古等学科建设,提高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传承的能力。要持续增强学科交叉与整合能力,要会同经济、法律、文化、社会、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要探索打破现有专业课程体系界限,建立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完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高质量交叉学科深度融合课程,拓宽学生科学和人文交融的视野,增强创新思考和研究分析能力。通过不断健全考古学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综合提升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

  (本报记者 史自强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目前,文化遗产的展示多以静态为主,与受众的互动有所欠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我们应该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要坚持保护优先、保用结合的原则,深入研究文物的价值,使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相融合。可以通过实施“文物+”,使文物与教育结合,与科技联姻,与创意互通,建设智慧博物馆,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内涵,精心设计开发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更好开发文博创意产业,让受众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措并举搭建平台,扶持更多的文博单位和市场主体,积极开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产品,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应该通过VR等新技术,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多维度感受文化遗产中隐藏的知识和奥秘,进一步让文化遗产焕发生机,使之成为承载国家记忆的展示平台。 

  (本报记者 刘洪超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文化遗产与艺术创意科研团队负责人蔡光洁:

  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青少年应该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清楚和正确的认识。深入学习历史,可以让青少年认识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属性,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历史发展规律,明辨大是大非,洞悉文明成就与民族智慧,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华文明。

  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是让青少年了解历史的有效方式。特别是通过历史博物馆呈现考古成果,结合现代虚拟数字技术、场景艺术、影音艺术等还原历史真实情景,结合历史研究成果的有效解读,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时空的跨越,更容易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此外,对青少年来说,游历文化遗产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在当下与历史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对话古今,畅想未来。应该鼓励青少年通过实地体验,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

  (本报记者 王明峰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