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市场上越来越丰富的岗位供给,一边是群众不断增长的技能培训需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就业对接,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持续释放
有一次,笔者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调研,座谈时聊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一名干部举了个例子。当地有位牧民,找工作时兜里装着4个证:驾驶证、厨师证,以及通过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的焊工证和建筑工证。有了4个证,找工作颇受欢迎。
一个牧民,前前后后学了4种本事考了4个证,这件事确实让人感慨。
从过去逐水草而居,以放牧为生,到如今择业选择更多,赚得也更多。哪个岗位需要资格门槛,就去考哪个证,这些装在兜里、实实在在的小本本,让当地农牧民择业更有信心。
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催生了更多以二、三产业为主的新工作机会,如何推动农民适应并把握这些机会?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这是一道必答题,也是一道效果明显的加分题。
从获取信息的渠道看,要把岗位需求更顺畅地传递给有就业意愿的农民,让他们看到农业生产之外的收入渠道,推动他们积极主动择业。
从熟悉的农业生产到相对陌生的新领域,工作岗位的转换对农民就业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要加强技能培训,推动更多的专业人才、培训力量走进村社,让农民的劳动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意愿和能力,最终要落到具体的工作中才能形成产出、增加收入。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做好市场和劳动力之间的桥梁,有利于更顺畅地推动就业对接,让农民劳有所得。
一边是市场上越来越丰富的岗位供给,一边是群众不断增长的技能培训需求。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可以把这种需求引导、转化到劳动能力建设上。这样,4个资格证的故事就会越来越多,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也会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