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8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十六年爱心助学路(点赞新时代)

本报记者 洪秋婷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4日   第 04 版)

  “军军阿姨来了!”家住广东省肇庆市回龙镇的小红、小英两姐妹转身跑进屋,拿出成绩单,迫不及待地给来客展示。

  孩子们盼着的军军阿姨,是肇庆市德庆爱心社的会长莫丽军(上图,资料照片)。当年她到小红家时,一家人挤在只有8平方米的房子里。访查结束后,莫丽军和爱心社为母女三人找到了资助者,还争取到县妇联的支持,为小红一家盖起了“单亲母亲安居房”。

  喜爱军军阿姨的孩子,不只小红和小英。这条爱心助学路,今年42岁的莫丽军已经走了16年。

  “心要宽广,路在脚下。”在莫丽军看来,再小的爱心,汇聚起来,也会有了不起的力量。

  莫丽军毕业后曾做了6年乡村教师,这期间,她尽己所能,帮助德庆山区的孩子们获得知识。

  2005年夏天,民间志愿助学团体“广州市乐善助学促进会”走进了莫丽军的生活。

  “在村委会和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有了初步名单,再一一走访核实,若情况确实,经学生及监护人签字同意后,我们再把学生的详细信息放到网上,帮助他们寻找资助者。”被助学团体和助学事业吸引,莫丽军成为一名助学路上的志愿者。

  这是一条翻山越岭、疲惫与感动并存的路。

  2006年11月,莫丽军踏上了帮助176名贫困学生的道路。在回龙、高良等地,莫丽军细致询问学生家庭状况,如实记录困难情况,全程拍照存档,鼓励孩子们树立信心……

  在爱心助学的过程中,莫丽军发现,有很多人和企业也想帮助贫困学生,只是不了解途径。如果可以把大家都动员起来,学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志愿者社团!” 莫丽军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经过一年筹备,2010年6月,德庆爱心社成立了。原本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因公益事业走到一起,群策群力,将点滴爱心汇聚成流。

  细水长流,贵在坚持。“我们从2019年1月开始举办每月一善的活动,每个月慰问10户困难家庭,定期开展,风雨无阻。”莫丽军说。

  德庆爱心社从最开始的几个人,扩大到拥有260位注册志愿者,志愿者微信群里日常活跃着460多人;爱心社成立以来,共筹得善款260多万元,资助了310多名德庆在读贫困生。

  “看到一个家庭得到帮助、学生顺利升学,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莫丽军笑着说,“我们提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献出微薄之力,只要坚持,就能改变贫困学生的一生。”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