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8月24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塔尔萨种族屠杀案暴露美式人权虚伪性

刘卫东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4日   第 17 版)

  一百年前,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塔尔萨地区发生了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事件,数千名白人种族主义者针对黑人开枪、纵火甚至开着飞机轰炸,导致几百人遇难,整个小镇被毁。但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媒体、社会团体等选择了沉默,不仅拒绝对施暴者追究责任,还对试图揭露真相的人进行打压迫害,刻意抹杀这一历史记忆。

  美国政府历来以“人权卫士”自居,更以其“三权分立”体制为荣。可是在塔尔萨出现种族屠杀之时和其后的历史进程中,美国自诩的这些所谓优势没有展现出任何纠错能力,甚至还错上加错,掩盖真相,彻底断绝了塔尔萨黑人及其后裔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梦想。时至今日,塔尔萨种族屠杀事件仍然疑云重重。对事实真相的追索可以还原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帮助世人进一步看清美国政府在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和美式人权的虚伪性。

  第一,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杀戮为何能够得逞?除了他们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残忍凶悍,以及当地黑人虽然相对富裕但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和武装应对能力以外,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因素:一是美国地方政府明显偏袒白人。现场的警方与国民警卫队不仅对于白人的暴行视而不见、袖手旁观,反倒积极抓捕黑人抵抗者,削弱其反抗暴徒的战斗力;二是美国联邦政府对此置之度外,不闻不问。

  第二,美国历届政府为何对此讳莫如深,连历来号称关心人权问题、动辄指责他国的美国国会也从未对此发出声音?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首先,美国人的价值观与其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很多美国人认为美国是“山巅之城”,他们自己则是上帝的选民,代表着“世界上最先进的体制和最崇高的文明”,所以是不可能犯错的。其次,很多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优越感。在他们的意识中,毁掉比白人更富有的黑人社区具有内在的正当性,至少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再次,白人是当时美国的选民主体,手里掌握着足够多的选票。谴责白人至上主义者要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危及自身选情,因此美国政客对于白人犯下的暴行选择沉默不语。

  第三,政党政治为何没有尽早揭开这块伤疤?美国共和党、民主党一贯以相互攻讦来攫取政治资本,那为什么当时的党派斗争没有拿塔尔萨屠杀问题当筹码呢?首先,美国的政党是否宣称代表某一群体利益主要看能得到多少回报。黑人当时在选举方面的政治影响力很小,对两党来说利用价值都不大。其次,两党在种族问题上的政治意识差别不大。再次,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美国在国际上需要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在国内需要恢复经济,种族问题并非政治热点议题。

  第四,为何一贯自诩“客观公正”的美国媒体也没能担当起应有的监督职能?首先,媒体也有自己的“政治正确”,从业者基本是秉持主流价值观的白人,有着强烈的价值取向。当时美国社会的主流舆论认为,黑人没有资格享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更不配享有超过白人的财富,因此媒体对于此类杀戮事件故意视而不见。其次,这一事件迅速被当地政府定性为骚乱,所以媒体非但没有揭露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动机,反而幸灾乐祸,甚至宣称是黑人的挑衅引发了白人的反击,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再次,俄克拉何马州的塔尔萨地区相对偏远,当地社区的黑人媒体影响力有限,导致屠杀事件难以为外界所知。

  第五,黑人为何未能有效组织起来进行反抗?一方面,美国各级政府始终站在白人一边对黑人进行打压,另一方面,黑人在历史上长期遭受白人的凌辱杀戮,反抗斗争屡屡失败,挫败了很多黑人的斗争意志。由于白人采取的分化策略,黑人内部没有形成团结。

  第六,一百年后,黑人受歧视的局面改变了吗?首先,虽然从法律上说已经不存在公开的种族歧视,但在社会意识方面,白人对黑人的隐性歧视依然如故。尽管有不少黑人在政界商界等跻身高位,但那只是黑人精英通过摆脱自己的族群,成功跻身白人主导的社会而已,与黑人群体社会地位的提升没有关系,族群之间的隔阂也没有明显变化。其次,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宣称关注黑人状况,但他们真正关注的只是黑人的选票,并不是他们的实际政治经济境遇,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最后,黑人在美国仍然面临着政策层面上的明显歧视,尤其是在司法领域。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塔尔萨种族屠杀事件后,美国各级政府和社会主体都选择了沉默不语甚至故意掩盖事实真相。这一切与美国政府一贯在人权领域秉持双重标准、两党只顾眼前政治利益、主流社会对少数族裔存在根深蒂固的歧视等密切相关。塔尔萨种族屠杀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抹不去的一道深深的伤痕,不断控诉着美式人权的虚伪。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