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技术可使油层岩石产生裂缝。这裂缝好比一条高速公路,让分散的油气能集中送往地面,极大提升油田产量。这项技术曾被外国封锁,而实现自主研发、填补关键空白的,是来自大庆油田的全国劳模、大庆采油工程研究院企业首席技术专家张永平。
张永平左腿残疾,但干油田这34年里,他身上总透着王进喜那股子拼命劲儿。“刚工作时,领导照顾我,让我坐办公室。但搞科研咋能不去现场?”他对自己够狠,不管工期多久、环境多苦,在满洲里、虎林、延吉等施工现场,泥泞地里都留下他一深一浅的脚印。
2005年冬,徐家围子深井压裂会战打响。寒风凛冽,冰雪刺骨,张永平套不上棉工鞋,只得穿单鞋作战。没几分钟,脚上浸满压裂液,早已失去知觉。他全然不顾,往油管上狠狠踢几脚,又继续投入工作。每次施工,他都坚持在现场站立指挥3小时以上。
在同事眼里,张永平敢为人先。张永平曾大胆提出榆树林油田难采储量增产改造方案,但要在水泥板一般的地层中取油,难度太大,有关专家将方案一口否定。打那以后,工地上天天见到他的身影。奋战40多天,产油量终于达到设计指标,并收获一整套裂缝参数,形成中国石油大庆特色“可控穿层压裂技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在张永平心中,大庆精神早已融进骨子里,成为他勇攀石油科研高峰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