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8月22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引发热烈反响——

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2日   第 01 版)

  “读了来信,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受到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我很欣慰。”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8月20日,沧源县班洪乡、班老乡群众奔走相告,男女老幼唱起《阿佤人民唱新歌》,老支书们激动地传阅着回信。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沧源县,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当地佤族群众素有爱国守边的光荣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看病住院、子女上学等都有了保障。到2019年底,沧源县67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近日,沧源县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佤族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情况,表达了世世代代跟着共产党走、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坚定决心。

  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三翁、三贵、俄松、三木嘎、尼红、赛金、岩翁、岩团、三木水、岩板10位老支书,他们中大部分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有的任职长达30余年。他们见证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阿佤人民从告别原始社会生活,到整族摆脱贫困的伟大成就。

  现场聆听总书记回信,班老乡帕浪村老支书三木嘎激动得热泪盈眶。“以前住的茅草房,房顶多次被吹跑,一遇刮风下雨就提心吊胆;现在咱班老乡家家户户住着砖瓦房,不仅吃穿不愁,而且连我这样的老人都有了手机,要不是亲眼见证,以前想都不敢想!”他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接过老支书们的接力棒,新一代支书们信心满满。班洪乡班洪村党支部书记杨志良说:“请党中央放心,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带领群众把产业搞得更加兴旺,把绿水青山保护好,把边境线守得牢牢实实,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建设好美丽家园,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班洪村下班坝组青年村民杨艾少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下班坝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杨艾少在村里的旅游公司上班,每月领工资。家园越来越美,下班坝蜂蜜、竹笋等生态产业也逐渐壮大,来沧源县挂职担任副县长的尚书禹表示,将进一步摸清需求,推进东西协作,助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

  沧源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繁荣介绍,近年来,随着边境小康村建设,沧源各族群众不仅实现了增收,还享受到了越来越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边疆繁荣促进了边境稳定。班洪乡乡长李家俊表示:“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让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云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党中央和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本报记者张帆、徐元锋、杨文明、李茂颖)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