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假日生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8月21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干调秧歌的魅力

本报记者 乔 栋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1日   第 05 版)

  80岁的郑广根老人颇为时髦,戴着一顶牛仔帽,气定神闲地“喊”出新近改编的秧歌曲《中国梦》。

  “干调秧歌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伴奏。”郑广根老人娓娓道来,干调秧歌流行于山西介休、太谷等平川地带,应与农耕息息相关:“老百姓在地里一锄头下去,唱一句,刨起来时再唱一句。一般而言,干调秧歌唱词并不复杂,但是强调上句和下句。这句唱完了,‘接’的人就把下句话接过来。”

  郑广根是张壁村人,打小便爱跟着大人听干调秧歌。他开玩笑说:“可能我从小有这‘音乐细胞’。村里有几个老人会唱,我就跟着去听,听着听着,也就学会了。”

  干调秧歌一般由两到三人表演,形成“联唱”。演出时,三人也各有定位,如同晋剧一般,有“老生”“小生”。论到唱腔唱法,郑广根也门清:“老生角的唱法更粗犷、直接,而小生唱起来则相对细腻、捏嗓。”说着说着,郑广根边分饰两角,边哼起了《武松打虎》里两个角色的唱词。

  发展到后来,干调秧歌又衍生出台上表演与踩街表演两种形式。前者以唱演经典戏目为主,后者则多与当地“社火”节日等活动相关,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

  参加纺织厂工作之后,郑广根的“艺术细胞”被激活。下班的工夫,他总是工会里最活跃的那个人:组织歌咏比赛,参加晋剧演出,当然,他也没忘了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干调秧歌。他还记得,第一次在台上向全场观众“喊”出干调秧歌时,整个剧场都轰动了。

  然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干调秧歌受到了冲击。“电视、电脑,还有现在的手机,这里面的东西,都比光听秧歌有意思。”郑广根直言不讳。2000年前后,退休后的郑广根回到了张壁村居住,萌生了一个恢复张壁传统文化的想法。

  “张壁村文化类的东西太多咧。”郑广根用了多年时间,写成一本《郑说张壁》,里面凝结了他多年的心血:有对村子里“福”字照壁的精准解读,有对村子20里长、3层地道的详细分布图解,还有他对干调秧歌剧目的精心收录。

  2017年7月18日,“介休市干调秧歌传习所”挂牌,这天,为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干调秧歌量身定制的“私人空间”在张壁古堡贾家巷2号院落户。为了将传统剧目保留存档,张壁古堡景区工作人员和介休晋剧团青年演员,在介休鏊子岭找到数位七八十岁的传承人,从他们的口述中一字一句摘录,终于将这些耄耋老人的口述,摞成山一样的手稿。

  干调秧歌借助张壁村的旅游平台,定期在景区上演。这两年,当地文化部门也积极推动干调秧歌“复苏”,并选定了一批非遗传承人。介休市晋剧团副团长白玉全就是其中之一,“科班出身”的他,常和郑广根交流请教。

  白玉全和介休市晋剧团团长梁建龙一道,对干调秧歌进行了大胆革新:“以前的干调秧歌节奏太慢,我们尝试对它进行‘提速’,同时加入了打击乐器的伴奏,并融入现代戏中。”梁建龙介绍,在这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土生土长的本土秧歌仍有市场,接受程度比较高。”目前,他们新排了6个剧本,用新方法激活古老的干调秧歌。

  “干调秧歌慢慢‘活’过来了。有年轻人接棒,也有越来越多的游客,体会到这种秧歌的魅力。”郑广根老人挺欣慰:“人老心不老。我今年80岁了,希望一直能唱下去。”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