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8月2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十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20日   第 01 版)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焦裕禄同志1962年12月到河南省兰考县工作,1964年5月积劳成疾病故。一年多时间,他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兰考县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全县人民开展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从风沙最大时、大雨瓢泼中带头查风口、探流沙、看水势,到铺天盖地的风雪中率领干部访贫问苦;从衣、帽、鞋、袜补了又补、缝了又缝,到起草《干部十不准》对干部廉洁自律作出具体规定;从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访和蹲点调研120多个生产大队,到用手甚至硬物顶住剧痛的肝部坚持下乡、忘我工作……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虽然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0多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永远都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都是共存的。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今天,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都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保持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出了焦裕禄同志的为民情怀与英雄本色,也道出了无数人心中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锤炼坚强党性,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我们一定能团结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伟力,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奋斗中梦想成真。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