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8月1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自动体外除颤器,要配足还要用好(百姓关注)

本报记者 申少铁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6日   第 07 版)

  扫二维码学习AED使用方法

  前段时间,北京市9号线地铁站内,一名乘客因突发心脏骤停昏倒。车站工作人员紧急使用站内安装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与急救人员一起成功救助了该乘客。

  AED能自动识别人体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表示,非专业人士手动做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一般较低,而使用AED抢救的成功率在80%以上。

  “安装了AED,我们来健身更加放心了。”最近,北方某市一家健身中心安装了两个AED,常来健身的李先生表示这让他很安心。该健身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一旦来健身的人员出现心脏骤停,可以及时使用AED抢救。

  “心脏骤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功能突然中止,是临床中最危险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几分钟内会造成人体器官尤其是大脑的不可逆缺血损害而导致死亡。”张海澄说,猝死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生较多,但患有遗传性心律失常、心肌炎或其他心脏病的中青年人也可能会发生猝死。过度劳累、激动、剧烈运动、熬夜等情况会刺激心脏,也是猝死的重要诱因。在地铁站、学校、运动场馆、机场等公共场所配置AED,并保证3到4分钟内用得上,有利于在黄金时间抢救患者。

  近年来,一些城市的公共场所陆续配置AED。例如,深圳市目前累计在公共场所配置了5500多台AED,覆盖率居全国前列。深圳市对AED进行了定位,市民在手机微信小程序上就能搜索到身边的AED。中国红十字总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红十字系统在北京、天津、河北、广东等省份的公共场所配置1.2万余台AED,已成功施救35例心脏骤停患者。

  张海澄介绍,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掌握AED的操作方法非常重要,应该统一组织AED和急救知识的培训。公众如果有机会,也要接受AED培训。“建议将AED操作方法、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纳入学校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学会使用AED、学会急救方法。”张海澄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