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新青年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8月15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回乡尽力帮助更多人(青春日记)

邢 平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5日   第 05 版)

  第二次到胡后保家,他递给我一封信,是孙女胡月桂写的。信上用稚嫩的笔迹写着:“邢叔叔对不起,上次你来我躲着你,是把你当成要债的了。听爷爷说你是来帮助我们家的。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报答你。”

  胡后保家住重庆奉节县康乐镇朝阳村5社,因为妻子重病,家里债台高筑。2016年11月,在县委老干局做办公室主任的我被组织选派到朝阳村任第一书记。第一次急匆匆上门,是听村主任说起了胡家的情况,赶紧去看看有没有能帮一把的地方。胡月桂说的“帮助”,是我了解情况后,提出资助她在校期间的生活费。

  2009年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回乡工作。在朝阳村驻村扶贫这几年间,我和其他扶贫干部一起为村里修上了硬化路、整修了蓄水池,在村里2000多亩撂荒地上种起了花椒、油橄榄、蜂糖李,为一家家贫困户因户施策,寻找适合他们的增收致富路。还有就是像胡月桂这样的困难孩子,帮着帮着,就帮成了自家的娃娃。

  去学校看望胡月桂的时候,老师说,这个娃娃学习很努力、成绩很不错。于是我联系了好几个学校,终于把月桂送进了县城中学,为她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周末,月桂常来我家,我就像对待亲女儿一样,给她辅导功课,陪她逛街。碰到熟人问起,月桂满脸自豪:“这是我平爸爸”。还有一对由亲戚照看的孤儿兄妹,我也经常看望、教导他们,兄妹俩亲热地叫我“平舅”。

  这些孩子,虽然政策有帮扶,但他们的人生依然比同龄人艰难了太多。作为党员干部,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我很庆幸能在青春的岁月里,回到家乡的大地上,尽我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作者为重庆奉节县鹤峰乡党委副书记,本报记者蒋云龙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