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推动昆曲艺术薪火相传(中国道路中国梦)

邵天帅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0日   第 10 版)

  岁月悠悠,铅华洗尽。过去昆曲是小众艺术、雅致艺术,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昆曲逐渐走向大众、走近青年,国际友人也主动通过昆曲来了解中国文化。昆曲在文学和艺术上达到的高度,足以证明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激励昆曲工作者珍惜韶光、奋发有为。

  今天,昆曲工作者不断探索昆曲的发展之路,有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有挖掘新题材的,有融入现代科技的,而我们则着力推动昆曲文化的复原和传承。2016年,我们推出了“观其复”昆曲系列,主打老剧本复原演出,力求打造符合现代人喜好的原汁原味的昆曲观剧体验。“观其复”昆曲系列的第一部戏《怜香伴》在北京首演,引起不小的反响。我们欣喜地发现,听得入神入迷的观众中不乏年轻人。老剧本吸引了新观众,密码是什么?

  多年演艺经历让我逐渐认识到,每一个艺术门类,都有属于自己的气质,蕴含着时代气息,而这种气质气息就是这个艺术门类最珍贵的内核。从古朴典雅的装扮到佳句迭出的唱词,昆曲以一种独特的情调、独特的艺术表达,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观众。

  传统并非不创新,古典也并非不时尚。昆曲传承,最重要的是守正出新。以“观其复”实践看,一方面,剧本只作删减,不作改编,复原过去“一桌二椅”的舞台布景,不追求华美舞台风格;另一方面,贴合时代审美需要认真打磨剧本和演技,好的东西继续保持,不合适的地方改掉,常演常新,越演越新。我们发现,只要找到了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切入口,就不难打造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文化产品,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新需求。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中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殷殷勉励,鼓舞广大师生和戏曲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做出新贡献。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个重担子,不仅需要下功夫、花力气,更需要沉潜历练、避免浮躁。昆曲不是文化快餐,它的薪火相传从来需要的都是坚守不渝、开拓创新。

  昆曲票友说,对昆曲了解越深,越能体悟昆曲的魅力。对我们昆曲表演者而言,越是沉浸昆曲文化之中,越是感觉其中别有洞天。随着观众审美旨趣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伸,相信昆曲发展会越来越好。探寻至真至善的艺术真谛,砥砺服务人民的从艺初心,学好、演好、传承好昆曲,我们将躬耕不辍、砥砺前行。

  (作者为昆曲演员)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