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地处湘、桂、黔三省区的交界之地。这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更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在1930年12月至1934年12月的4年间,先后有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红七军和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途经通道县,在这里播撒革命的火种,壮大革命的队伍。
1934年12月12日,历经湘江血战的中央红军也辗转来到通道县。为统一作战思想,中央召开了通道会议。毛泽东同志进军敌军防守薄弱的贵州的主张,得到大多数人支持。会议直接促成了“通道转兵”。12月13日,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改变行军路线,分两路转兵西进贵州。这使中央红军暂时摆脱了险境,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奏响了长征伟大战略转折的先声。
通道转兵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当我出差在外,跟一些朋友聊天时,却发现人们对通道转兵并不熟悉。我是生在通道县、长在通道县的人,家乡的美丽山水和红色历史滋养了我。我认为,自己有责任讲好通道转兵的红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段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前辈奋斗之路的艰难与不易。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开始了通道转兵的研究与写作。为了尽可能让自己的书写符合历史史实,我走出书斋,先是考察了通道境内所有曾留下红军足迹的行政村,继而又开始一个人重走红军长征路,一路采撷弥足珍贵的历史碎片。记得有一年秋天,独自跋涉于长征路上的我,因为极度疲倦,还在老山界的山顶上露宿了一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07年建军80周年之际,凝聚了我十几年心血的《通道转兵》一书,终于出版了。这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化工作者,为宣传家乡的红色历史而做的一次尝试。后来,经过多方努力,电影《通道转兵》也问世了,并且作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片,于2011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
伴随着通道转兵红色历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通道县也迎来了一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转折”。2013年,广铁集团开通了“长沙—通道”红色旅游专列;2014年12月,通道转兵80周年之际,新落成的“通道转兵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通道县4A级红色旅游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们纷纷来到“通道转兵纪念馆”,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据通道县旅游部门统计,2011至2020年,来通道旅游的人数超过了3000万。今年,“通道转兵”号百趟红色专列也开进了通道县。
多年来,在红军长征精神的鼓舞下,特别是近几年扎实深入的脱贫攻坚工作,通道县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通道可谓是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大楼鳞次栉比,广场上更是欢歌笑语,人们锻炼休闲,怡然自乐。记得上世纪80年代,每到夏季,县城常常洪水漫灌,而今呢,河两岸修建了牢固的防洪堤,形成了防洪绿化带,不仅解除了洪水危害,还为县城增添了一道风景。
通道人不忘长征,不忘红军,不忘革命前辈的奋斗精神。通道转兵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和革命传统,已化作一种精神财富,长久滋润着这片土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通道儿女。通道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60多年无退兵历史。曾为红军带路而受赠小马灯的杨再能,把儿子杨正益送入部队后,孙子杨标又光荣入伍。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一盏小马灯,照亮前行的通道人。
华灯初上,漫步于双江河畔,鼓楼、寨门和横跨两岸的风雨桥,流光溢彩,气象一新。哗哗流淌的河水倒映着闪烁的霓虹,红色经典音乐的旋律随风飘扬,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夏夜奏鸣曲。长征路、转兵路和红军街等街道整洁有序,道路两旁的树上挂满了红灯笼,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一幅幸福生活的美好画面正展现在人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