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黄俊红,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工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我开始和运动员一起工作,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2011年,我成为中国举重队的心理师。
24日,在电视上看到侯志慧夺冠,我振臂高呼,回想过去5年的备战之路,感慨万千。侯志慧能最终夺金,实为不易。
赛前心理放松、临场心理支持、日常训练中的心理访谈和情绪疏导、伤病后的心理恢复……都是我的工作内容。拥有平稳而专注的心理状态,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把训练水平发挥出来,甚至能超水平发挥——这样的心理状态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帮助运动员调节。
东京奥运会是我经历的第四届奥运会,也是最特别的一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备战的节奏。已经计划好的五指山转训叫停,全队留在北京封闭集训。随后又传来东京奥运会延期的消息,这对队员们的心理冲击很大。
以前,运动员习惯应对的是来自比赛的急性压力,疫情这种不确定因素却会让他们处于长期的慢性压力下。我为他们上了6堂压力管理课程,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舒缓压力的方式。
去年5月,从北京到宁波转训时,我也对队员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测验,结果显示大家的心理健康状况都还不错,毕竟优秀的心理调适能力也是顶级运动员必备的素质。每两周我还会开设心理课,围绕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等主题,帮助大家正确面对奥运延期的影响。
北京、宁波、大别山、五指山,到不同地方训练,也可以让队员们在新环境下找到新的兴奋点,让业余生活更放松、训练更投入。转训的前两三周,队员们的兴奋度都得到明显提升,训练中佳绩频传。
今年4月的亚锦赛,是一年多来队员们第一次出国比赛,也是一次涉及奥运选拔的大赛,那是5年备战中队员们压力最大的时期。扎实的训练成果和优质的后勤保障,帮助中国举重队获得10个奥运项目的总成绩金牌,其中6人9次打破8项世界纪录,为全队提振了信心。
但是,东京奥运会面临的是更复杂的形势。由于保障团队压缩,团队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会影响队员的心理稳定性,干扰他们的比赛专注力。
凭借以前的参赛经验,队员们都有程序化的参赛模式,这可以减少出错的几率,但不确定因素会把这些模式打破,让他们很不适应。这就需要在赛前做足做细预案,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保持头脑冷静。
侯志慧做到了,中国举重队的其他队员也都准备好了。虽然没能陪伴队员们一起前往东京,但我会关注他们的每一场比赛。经过5年的备战,相信他们终将迎来闪耀的时刻。
中国举重队加油!
(作者为中国举重队心理师,本报记者李硕采访整理)